[江苏]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七天

2024-06-29 09:45  头条

近日,"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七天"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大量家长抱怨和讨论,让家长们头疼无奈的研学是个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七天"

什么是研学?

研学游,又称研学旅游、修学旅游,是教育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的内涵界定。

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以独立出游、结伴或团队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

狭义的研学旅行则特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以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和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两种角度的研学旅行都是以"旅行"作为学习载体,区别在于旅行主体(即旅游者)、旅行方式等不同。让家长们头疼的正是学校和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的研学游

令家长们头疼的研学游

研学有哪些相关政策?

研学旅行的发展受到各国研学旅游思想影响、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愈加重视。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发布并实施了研学旅游相关政策:

  •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到研学旅行,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河北省等10地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游试点,研学旅游进入局部试点阶段。
  • 2014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支持研学旅行发展",将其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促进旅游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
  • 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于2017年5月1日起实施。同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研学在我国发展怎样?

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时任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其中"学"即指研学旅游,包括研学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和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公布首批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强调将青少年研学旅行培育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截至2018年,研学旅行呈现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景区和旅行社"五位一体"的合作开发模式。

从市场规模看,2019年中国研学旅行人数为480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中国现存研学旅行相关企业2.3万余家。数据挖掘和分析专业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研学游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研学旅游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融合自然探索和农事体验的各类研学农场,以及红色旅游目的地、名山大川、主题乐园、科研基地、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科学技术等多种类型。

研学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然而,研学旅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校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知,出现"游大于学""重游轻学",甚至"放羊式"旅游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力的指导与管理;一些研学旅行定价随意、安全难保、资质不全、游而不学;还有些研学机构与小型、非正规旅行社合作,将项目外包,质量和体验难以保证等。

怎样规范和保证研学质量?

为了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部分地方已逐渐开始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监管和指导,如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研学旅行队伍建设等。

同时,行业规范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但该职业应接受何种培训、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取得资质等,尚需进一步论证实践。

此外,研学机构也应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练好内功并履行社会责任;家长和孩子在选择研学产品时,应关注正规资质和良好口碑,根据自身消费能力选择匹配的产品。

总结

总的来说,好的研学旅行课程应具备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既强调综合多种跨学科知识,又注重参观、体验等活动,既讲究跨学科思维运用的"学",更彰显身体力行之"习",是"旅"与"研"的有机联结与相互交融。参与其中的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增长和视野丰富,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等也能得到发展,并在协作中学会解决问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