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仁爱礁的惨败,着实让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在国际上现了一次大眼,但筱林注意到,小马科斯如今要面对的负面后果,可远不止如此:
当地时间19日,菲律宾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宣布从内阁辞职。
副总统辞职,怎么就成了小马科斯必须面对的"负面后果"了?这是因为,这位萨拉·杜特尔特,正是老杜特尔特的亲女儿。
萨拉·杜特尔特出生于1978年,是杜特尔特四个子女中的老二,也是杜特尔特的长女。而在政治上,萨拉也是最被老杜特尔特寄予厚望的,早在2007年,时年仅29岁的萨拉就作为老杜特尔特的竞选搭档成功当选达沃市副市长,2010甚至与父亲互换角色,成为达沃市市长。
因此很大意义上说,萨拉·杜特尔特已经取代其大哥,成为杜特尔特家族下一代的领军人物。也正因为如此,在2022年的总统大选中,老杜特尔特才会让萨拉放弃独立参选,转而以联合候选人的身份与小马科斯一起竞选,虽然暂时只能屈居副总统之位,但却可以在相对年轻的时期提前熟悉菲律宾顶层政治圈子,为杜特尔特家族今后的辉煌打下基础。
可没曾想,2022年6月底两人正式就职还没几个月,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分歧就迅速公开化,直到这次萨拉本人申请辞职,令双方的矛盾达到顶峰。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总统与副总统都是民选职位,不是当选者说辞职就能辞职的,萨拉这次辞去的,其实是她兼任的教育部长,以及反叛乱特别工作组副主席这两个内阁职位。
但很显然,能够公开提交这种辞职信,就意味着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正式瓦解,杜特尔特家族已经与马科斯家族做了政治上的切割。从今以后,除了在外面与中国为敌,在国内,小马科斯又多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对手。
但,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矛盾到底在哪?是因为小马科斯反华,而杜特尔特家族亲华吗?
筱林认为,以是否亲华作为对菲律宾政治派系的判断标准,是最不靠谱的--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其实都是菲律宾民族主义者,都以捍卫菲律宾的国家利益为最大卖点。
但不同之处在于,杜特尔特家族身上的这种民族主义色彩更强,是针对所有外国人而言,同时又笃信现实主义,看上了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好处,因此才一方面充分利用菲律宾社会长期存在的反美情绪,一边也看上去与中国更加亲密;
而小马科斯因为家族传统,更加亲美,是以国家安全为主要政治卖点,到了小马科斯这里,更注重利用菲律宾年轻一代的政治情绪,与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矛盾,恰恰正是最容易挑起这种社会情绪的。
而17日在仁爱礁的惨败,恰恰正是菲律宾社会反美阵营和反小马科斯阵营情绪最大的时刻--菲律宾社会上,这几天一直有大量人士指责小马科斯政府"无能",这时宣布与小马科斯做正式决裂,时机再好不过。
当然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肯定希望杜特尔特家族取得最后的胜利,但这可能成功吗?
筱林觉得,其实赢面并不是太大。
这是因为,在17日的仁爱礁冲突后,菲律宾国内一个很明显的民意特征,那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憎恨中国"--前面筱林说菲律宾社会舆论抨击小马科斯政府无能,但与此同时,这些声音也在把杜特尔特描述成一个近乎于"卖国贼"的角色。
从这点来说,小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似乎都没占到便宜,但筱林认为,小马科斯其实是走了一步险棋:
现在的菲律宾社会是民族主义和极端爱国主义情绪当道,小马科斯虽然被骂"无能",但终究只是能力问题,而不是立场问题;但另一边的杜特尔特,这句"卖国贼",直接就是在立场问题上被宣判了死刑。
因此只要小马科斯今后注意表演,把这种情绪全都引导到对中国的仇恨上,同时炮制一些关于杜特尔特"亲华卖国"的黑材料,那么小马科斯是有一定概率将杜特尔特家族赶出菲律宾核心政治圈子的。
美国支持点到为止,菲律宾定调是误会
但,为何只是"一定概率"?
这是因为,与此同时,小马科斯还必须从美国那里搞到足够的支持,从而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但美国这几天的表态,显然是让小马科斯大失所望:
据《星条旗报》21日报道称,根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9日与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洛的通话记录,"布林肯国务卿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并强调了美国根据《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作出的坚定承诺。"
但美国的支持,也就到此为止了--在布林肯"义愤填膺"之前,美国前几天还待在南海海域的两艘航母,却已经都退出了南海,各忙各的去了。
美国人为何如此无情?新南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澳大利亚国防学院讲师卡莱尔·塞耶认为,这是因为,美国很有可能是把这次事件理解为中国在故意加大赌注,试探美国的底线。
因此虽然美国其实也存在介入摩擦与中国进行"对赌"的诉求,但拜登的纠结在于,他一方面非常渴望在涉华议题上与特朗普进行反华竞赛,以此吸引反华选民;但另一方面又生怕贸然爆发战争,会让国内的左翼阵营放弃支持自己。
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拜登政府显然选择了后者。
这就意味着,至少到今年11月大选结果出来前,小马科斯只能靠自己捱过这剩下的5个月时光。但反华情绪这种东西,也是有"保质期限"的,如果小马科斯不趁现在这一两个月赶紧搞出一些更大的对华摩擦来让这些反华情绪满意,那么"无能废物"的名号,怕是要永远跟定小马科斯了,战胜杜特尔特家族,更是不能指望了。
那么一边是稳妥起见耐心等待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向,一边是自己搞政治冒险,小马科斯会选哪一个?
筱林注意到,至少在现在,小马科斯还是选择了稳妥起见:
就在21日,菲律宾总统海洋事务助理安德烈斯·森蒂诺对外表示,在与布林肯的讨论中,并未谈及援引《共同防御条约》的具体事项;
而菲律宾海军执行秘书兼国家海事委员会主席卢卡斯·贝尔萨明则表示,菲律宾海军水兵与中国海警之间的冲突,"可能是一场误会或意外"。
很显然,小马科斯也不是笨蛋,也看出了美国根本不愿在这个大选即将进入冲刺阶段的骨节眼上,因为菲律宾士兵的一根手指,就莫名其妙的卷入与中国的战争中。
但如今连美国人都指望不上的小马科斯,又该拿什么面对杜特尔特家族接下来的全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