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庆余年2》被观众形容为"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但平台显然没有满足于广告招商,而是将会员权益再度升级。记者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热剧,《庆余年2》在播出首日,平台就将SVIP加入了追剧日历(即会员权益再加码)。
首播日当天,普通观众与VIP的距离,从第二集开始拉开;VIP与SVIP的分水岭,出现在第五集。"以后是不是又要整个SVIP plus啊""韭菜成精了"⋯⋯有网友表示。
图据网友
出品方如何看待网友两极化的评价?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腾讯视频、阅文集团、新丽传媒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还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36集的《庆余年2》或将于本月收官。满打满算,播剧周期也就只有半个月。而其他热门剧目,如《人世间》《莲花楼》《长相思》等,在播出过程中均会播播停停,且部分在播出尾声才会开启"增收费"的大结局点映。
作为头部大剧,为何要"不断更"
不止是《庆余年2》在开播的同时"打开"了SVIP的升级收费模式,记者注意到,近期在优酷上,由井柏然等人主演的热剧《新生》也使用了SVIP,这要比其他观众提前6个小时看到剧集,会员需要再花6元购买,非会员则为12元。
《新生》截图
"各平台自认为的'王炸'内容,才会使用超前点映或SVIP去冒险探索。"李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热剧使用的'超前点映'可能不一定在平台最初的计划里,而是根据播出情况,剧火了,平台来做'加码'。但今年新出现的'SVIP',说明平台对播出项目的信心很足"。
而在谈到为何《庆余年2》选择半月狂播36集时,业内知名制片人周然(化名)表示,是为了配合SVIP的销售。"想向会员增收费,平台就必须抢在卫视之前,大幅度提高播出进度,这样才可能将SVIP的销售彻底打开"。
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当前视频平台均面临一个现实的困境--广告的天花板不断下沉,挤压了收入的空间。"今年有些主流平台的大项目,招商情况很不乐观。"李宏向记者透露。
"一个大戏播出的时间相对长一点,首先能让更多用户长时间地留在平台上,其次对社会话题的发酵也很有帮助。大家的热切讨论,还会为剧集带入更多广告商。"李宏表示,一般来讲,剧集开播时会连续播5到6天,之后隔几天再更新,"但并非更新得慢,广告就一定多,广告商跟的是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