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人开始当"理财海王"。本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除了银行存款,各种银行理财、基金、股票、雪球等衍生品、储蓄型保险都有涉足,主打一个"养鱼式理财"。
没有积蓄的年轻人也不甘落后,"假装存钱"大法风靡。"假装养小狗"、"假装成为庄园主"、"假装养老"……设定一个特定情境,假装为情境下的某事花了钱,而实际是将假装花掉的钱存储起来,并每天在社区打卡。每次存的钱数额并不大,坚持下来也是一笔积蓄。
疯狂存钱的背后
为什么即便利率如此低,国人仍热衷于疯狂存钱呢?
这与安全感有关。3年疫情、地缘政治紧张以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让很多人开始焦虑未来。近年居民存款额增幅的两个高点,正是GDP增速最低的2020年和2022年。"手上有米,心中不慌",存下足够的家底,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才能安心。
此外,投资方向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兴业证券研报显示,近两年,超额存款的增长主要来自居民购房下降。近年来,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大,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楼市遇冷,也促使居民的资金向没有亏损风险的存款回流。
当然,这些存钱的风潮也是国民投资理财意识越来越普及的结果,适度的储蓄能够为退休生活、子女教育等重大事件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家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存钱的初心虽好,也要关注投资风险。此外,过高的储蓄率可能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进而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消费不足,可能会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平衡好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止是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课题,也是政府应当考虑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