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历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十,星期一,入伏。
"一阵潮雨一阵晴,光天变脸几时停。雷声滚滚残云坠,红日昭昭柳风轻。"随着入伏的到来,今年夏季也就到了最热时间段了。此时南北方地区均会进入"蒸桑拿"阶段,为此防暑工作就要做好。
说到入伏,民间一直有很多讲究,其中"淋了伏王,一天一场",这句广为流传的农谚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有何预兆?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首先,"伏王",指的是入伏第一天。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伏当天下雨,那么整个三伏天期间降雨可能会比较频繁,甚至有可能达到一天一场的程度。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在提醒人们,三伏天降雨会很多,不会出现干旱,只需要警惕涝情即可。
当然,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三伏天本来就是比较炎热的时期,此时雨水就会特别集中,隔三岔五下雨的几率很大,而这句谚语也是对三伏天天气的一种总结。
另外,三伏天容易干旱,而降雨多,对于庄稼作物来说就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个时节庄稼生长进入关键期,此时急需水分支持,所以入伏下雨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是好事。
看得出,入伏下雨,意味着今夏雨水会很多,不仅可以缓解高温天气,还能促进作物正常生长,是个好年景。
其次,入伏这天是晴是雨,对三伏天的天气有何影响呢?看看农谚就知道。
其一,入伏晴,热死牛
"入伏晴"是指在初伏的第一天。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入伏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今年三伏天就会很热,甚至连老黄牛都能热死。言外之意就是三伏天降雨非常少,极易引发旱灾,需要农民朋友提前做好灌溉准备。
其二,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这句谚语表明,如果入伏第一天出现了下雨天气,那么整个三伏天的降雨可能会比较频繁,甚至头伏、中伏、末伏都有降雨出现,这对于缓解夏季的旱情和促进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
这样看来,入伏这天下雨就比晴天要好。
总之,"淋了伏王,一天一场",是入伏天气对于三伏天天气的一种反映,符合自然规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入伏当天下雨与三伏天降雨频繁之间关系的观察,但其准确性并非绝对。因为天气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气象预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