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火到了台湾!很多年轻人拿着手机追看,把‘小范大人’挂在嘴边

2024-05-29 16:03  CCTV4

《庆余年》火到了台湾!这些总台大剧已成台湾青年必追剧目

近日,总台大剧《庆余年(第二季)》掀起一波观剧热潮,截至5月28日,平均收视率为1.18%触达人次达5.48亿次,收获1164个全网热搜。喜欢这部剧的,不仅有大陆观众,还有很多台湾的剧迷。

台湾影评人柯志远在社交媒体发文感叹:"《庆余年2》,不枉我等了四五年!""确认过眼神,范闲回来了!"

《庆余年》在台湾有多火?

五年前,《庆余年(第一季)》就曾收获一波台湾忠实观众,结尾处留下的悬念,也吊足了台湾陆剧迷的胃口。此次《庆余年(第二季)》开播,更是让期待值拉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记者孙雨彤对台湾剧迷进行了采访。她发现,在台湾青年经常使用的某社交媒体上,《庆余年》讨论区中有近5000名剧迷参与剧情发帖和讨论。

孙雨彤注意到,这些留言和讨论,有繁体字,也有简体字,使用不同字体的观众,都在分享交流着对同一部剧的看法。"通过这些场景,可以看到两岸的观众有着同样的话题和爱好领域,在畅所欲言地进行着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孙雨彤还提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据台湾某网站运营者透露,在娱乐版块增加陆剧和相关资讯,能使网站流量大幅提升,甚至占到了整个网站流量的一半。

"这部剧的忠实观众不仅仅是台湾青年,其实各年龄段都有,学生、上班族、中年人都有在追剧。"孙雨彤表示,在台湾的捷运(地铁)上,有很多年轻人拿着手机追看《庆余年(第二季)》。"他们会把'小范大人'挂在嘴边,也会追'饭碗夫妇'的CP。台湾青年追剧方式、追剧节奏、热议话题和大陆青年是同频共振的。"

台湾青年金潮新对以《庆余年(第二季)》为代表的陆剧很感兴趣,也一直在参与剧情讨论。他认为,这部剧在台湾的热播,其实是近年来中华文化和大陆流行文化崛起,对台湾年轻人影响颇深的结果。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刘性仁教授接受孙雨彤采访时表示:"追剧其实也是台湾的年轻人了解大陆的一种方式,能够了解到最接地气的大陆。在一些网络追剧讨论区,两岸年轻人有共同话题。透过这种交流的平台,年轻人可以抛开一些不必要的枷锁,真正回到剧情的本身。两岸的年轻人共同追一部剧,有共同的聊天主题,更能够成为好朋友。"

《庆余年》在台湾为什么火?

在台湾剧迷眼中,《庆余年(第二季)》火热的原因,除了延续前一部的悬念设置、拍摄制作精良、演员表演出彩等,还有剧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如诗词、服饰等独具吸引力。

把《庆余年(第一季)》反复看了三遍的金潮新表示:"现在还能回想起第一季范闲醉酒吟诗的经典桥段。"

在孙雨彤看来,《庆余年》在台湾的热播,其实就是源于台湾观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范闲醉酒吟诗的段落,同样能引起台湾观众会心一笑。这些诗词,不就是我们小时候语文课本里学过的吗?"

台湾青年观众也很关注《庆余年(第二季)》等陆剧中的服饰文化。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带有传统元素的汉服、旗袍等。身着这些衣服收看陆剧,在他们看来,"觉得好像回到了自己该待的地方。"

刘性仁教授表示:"陆剧对于加强台湾年轻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都有很大帮助,这样的文化交流让台湾年轻人更了解大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