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吃饭打1大盆米配2素菜,油水滴桌上低头舔干净,身材消瘦心酸(2)

2024-05-08 14:35  网易

为何他一餐能吃下那么多饭呢?主要是因为他在工地干体力活,劳动强度大,菜里没有油水,只有多吃饭,从饭里获取能量才能把活干下去。

食堂的人都知道他,他不舍得花钱买菜,多吃饭。这样,花很少的钱,就能把一餐解决掉。而且干活的过程中,还不至于饿肚子。

老板说,只要他不浪费就好,吃多少饭是他的自由。

男子称,这位工友没什么文化,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常年累月在工地,靠干体力活维持生计。

不管他有多努力,由于干的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工资很低。

家里有几个孩子要养,还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留下一点点生活费,都打回了家里。


他平时很节约,渴了连瓶水都不舍得买,平时都是用瓶子接食堂里的免费冷开水喝。

不抽烟不喝酒,手机也只限于打电话。一日三餐也是节约到了极致,他就是为全家人而活着。

就算这么努力,这么省吃俭用,多赚的钱,也只够一家人勉强吃喝。

还不到四十岁的他,早早被生活压弯了腰,面容沧桑,看上去像个小老头。

对于这一幕,网友看了泪目。有网友说,颠覆了我的认知,真的能吃完吗,说实话真没见过有人能一次吃下这么多米饭。

对此有网友回应,在工地干活的农民工,如果不吃肉,一定要吃这么多饭才能有力气干活,真没办法。


还有网友说,见过一顿饭吃一米,两斤肉的工地干活的人。你们不要觉得吃的很夸张,你们仔细想一下,有没有可能他一天只吃这一顿饱饭,因为是食堂所以便宜,也许这样他能剩下更多的钱供子女。

笔者观点

隔着屏幕都为他感到心酸。赚那么多钱,也不舍得吃口肉,真正的为家人而活着的人。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努力,日子却依然过不好。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低门槛的工作,带来低质量的生活。低质量的生活,往往限制了个体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机会,容易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困境。

这种环境下,个人可能会遭遇资源匮乏、心理健康压力增大、教育和成长机会减少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和机会,有时甚至会降低整个家庭或社区的长远发展潜力。

因此,打破这一循环,通过教育提升、技能培训、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或创业途径,以及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支持政策,成为改善生活品质、实现社会流动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