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凉凉原因找到:有三大推手 网友直呼没意思(2)

2023-11-13 10:18     第一财经综合

今年是第十五个"双十一",各大平台用极简的简报来传递战绩。天猫公布的成绩单是,402个品牌成交破亿,38600个品牌同比增速超100%,38个品牌直播间破亿,451个店铺直播间成交破千万;京东公布的成绩单是,采购直播中观看人数突破3.9亿,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近20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小红书、快手、抖音等也发布了"双十一"战绩。

今年主要电商的战报中,GMV(成交总额)再次缺省,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这种扎堆消费刺激模式,出现了审美疲劳。原因很复杂,根因在于"双十一"并没有跃升为一种消费文化信仰,依然停留在卖产品等物化层面,没有挖掘消费的第一性原理,即消费的终极功能是人们找到匹配满足消费者偏好的愉悦;买卖是个体的消费偏好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链接,而非是将某种产品和服务等销售和交付。

为什么"双十一"越来越冷清了呢?

套路太多!且不够划算

从活动推出开始,"双十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低价"。而每年大促也都顺应了这个主题,各大电商平台以"全网最低价"为噱头,出台多种多样优惠政策,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让消费者满意。

"抓猫猫""组队拼券""限时红包雨""跳格子得金币"……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活动游戏让人眼花缭乱。想要获得优惠券,就必须时刻盯着手机,东拼西凑地找人组队玩游戏,对此有网友抱怨道,"买个东西还要每天游戏打卡,好像上班一样"。甚至有许多大额优惠券被排在深夜发放,熬夜抢券也成了许多人的日常。另外,消费者对优惠券的使用规则也是云里雾里。消费券里,有按照商品种类分的服装券、生活日用品券、母婴用品券,有按照品牌分的品牌专享券,也有跨平台使用的满减券。有的优惠券可以叠加,有的优惠券可以膨胀,有的优惠券却不能一起使用。如此这般绕来绕去,消费者又怎么能够算清楚怎么买才是真优惠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