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激光武器露怯了:海陆空全都失败(3)

2024-05-26 13:09  枢密院十号

更糟糕的是,陆军的激光武器需要部署到恶劣的野战环境下,娇气的激光元器件非常容易损坏。时任美国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司令丹尼尔·卡布勒陆军中将去年就承认,美陆军应用高能激光防空武器时遭遇新障碍,包括偏远地区对激光武器的可维护性低;激光武器相关操作、维护等技术人才队伍匮乏;对激光武器应用的作战场景认识模糊以及制造成本高昂等。他尤其强调的是,"激光设备很复杂。这不是一辆停在车库里的悍马车,许多激光组件很容易出问题,而你在野外不会有一个装满维修零件的供应室或维护办公室。"

再回到老司机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美国海军在激光武器研制领域投入最多、实战部署也最早。2014年美国海军"庞塞"号两栖登陆舰就搭载了30千瓦级舰载激光武器原型,通过发射肉眼不可见的高能激光束来摧毁无人机和快艇。2022年8月,"普雷贝尔"号驱逐舰率先配备了高能激光和集成光学眩目监视系统(HELIOS),它的功率为60千瓦,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到150千瓦,可以摧毁小型无人机和快艇。

但在今年年初红海护航行动中,美国海军却迟迟无法将这些激光武器投入实战而遭到广泛批评。美国海军水面舰队司令部司令布伦丹·麦克莱恩中将质问说,"10 年前,我在巴林担任第50驱逐舰中队指挥官时,'庞塞'号两栖登陆舰上就搭载了激光武器。已经过去了10年,为何我们仍然没有可以部署的东西?"

"动力"网站注意到,随着各军种的激光武器都遭遇挫折,五角大楼对于激光武器将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论调也在降温。总结起来,主要技术障碍首先是现有的激光武器体积偏大,需要强大的储能装置。别说内部空间几乎被塞满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载重能力非常有限的地面车辆,就连动辄上万吨的海军舰艇内部空闲空间实际也非常有限。

其次,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美国陆军在各地的相关测试就证明,一旦遭遇沙尘暴或雨雪天气,激光的有效杀伤半径就大打折扣。即便是机载激光武器在空中发射的激光也会受到不同密度的大气影响,进而扭曲激光束的传输,因此需要及时测量激光在大气传输中的畸变,然后对其进行补偿,才能确保激光穿过大气后仍能聚焦在目标上。这些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美媒承认,事实证明尽管激光武器拥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尚有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此前对其发展过于乐观了。但五角大楼依然将持续对其他激光武器项目投入重金,以确保在相关领域不会落后。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