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了伏王,一天一场”,今日入伏,下雨会怎样?看看农谚就知道

2024-07-15 10:44  头条

随着夏日的热情持续升温,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气节点--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十,今年三伏天的正式启幕。在这标志着"湿热交蒸"极致时刻的入伏日,一句古老的谚语"一年旱涝看入伏"悄然在民间传开,引发了人们对下半年天气变化的无限遐想与关注。

三伏天的"超长待机",你了解多少?

不同于梅雨季节的复杂判定标准,三伏天的到来似乎更加"简单粗暴"。它不以连续高温为唯一标尺,而是严格遵循着"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古老算法。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5日起,至8月23日止,长达40天的"超长待机"模式,让不少人直呼"热得受不了"。但你知道吗?这样的"加长版"三伏并非年年有,它的出现与"中伏"的长度息息相关。今年中伏20天,故而三伏天也随之延长,而到了明年,或许又将回归30天的常态。

"伏"字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说到"三伏天",不得不提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伏"字。在传统文化中,它象征着阴气被阳气逼退,藏伏地下的景象。而在民间,人们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伏邪"中的暑邪,一个需要格外警惕的40天。这段时间里,高温、雷暴、台风轮番上阵,考验着大自然的每一个生灵。

入伏日,能否窥见旱涝天机?

那么,入伏这天真的能预示下半年的旱涝情况吗?"一年旱涝看入伏",这句流传千年的谚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老祖宗们通过观察入伏时的天气、风向、云层变化等自然现象,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预测方法。比如,入伏时若阴雨绵绵,或许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雨水丰沛;而若晴空万里,则可能意味着干旱将至。当然,这些预测并非绝对准确,但在没有现代气象预报的古代,它们无疑是农民们安排农事、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

应对旱涝,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可能到来的旱涝灾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信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于可能遭受干旱的地区,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宣传;而对于易发洪涝的区域,则要完善排水系统、加固堤防、储备救灾物资等。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应对自然灾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个入伏之日让我们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吧!无论旱涝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淋了伏头,旱伏尾

这句农谚大家在熟悉不过了,属于流传比较久远的一句农谚了,能够一直被流传,也说明这句农谚是非常准确的,就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一样。

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如果"入伏"这天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伏天里雨水会比较充沛(伏伏有雨),但是,到了末伏快结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干旱情况。‌

今天"入伏",大家可以记录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过后对照一下,看看这句农谚还准不准了!

二、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头伏降雨的天气比较多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中伏降雨的天气会减少,甚至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对于农人来说,更喜欢三伏(末伏)有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获得丰收。

三、头伏无雨二伏休,三伏无雨望立秋

明白上面两句,这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大意是说,如果初伏和中伏天气晴朗无雨的话,就看末伏(三伏)有没有了,如果还是无雨,就期待立秋后有雨。‌否则,就是干旱比较严重的夏天,对作物生长不利。

四、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

这句农谚是根据"入伏"的时间(‌早或晚)‌,来预判当年的旱涝情况。‌

按民间的说法,"入伏"时间落在农历五月里就是"早入伏",如果"入伏"时间落在农历六月里就是"晚入伏"。今年是六月初十入伏,是民间说的"晚入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早入伏"的年份可能带来较多的雨水,‌而"晚入伏"的年份有些地区会有旱情发生。

不过,这句农谚有一定的局限性,全国这么地区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来看就行。

五、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这句农谚也是流传非常久的,是古人通过千百年来细致观察总结出来的,这里说的"伏王"就是指"入伏"。

意思是说,如果,入伏这天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三伏天期间都将阴雨天气为主,和农谚"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表达的意思相近。不过,对于有些地方来说,这个时期常有暴雨的天气,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

那么,接下来到底是旱是涝呢?

水利部7月14日也发布了预测,从预测上来看,主要是说,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重点提到:"入汛以来,珠江、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大江大河大湖接连发生20次编号洪水;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情。当前,太湖第2号洪水、淮河第1号洪水正在发展,长江第1、2号洪水仍处于演进过程,湖南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后续应急处置还在持续。"

总之,从预测上来看,当前,太湖、淮河、长江均面临洪水威胁,其中太湖第2号、淮河第1号洪水正在加剧,长江第1、2号洪水持续演进,同时湖南华容县团洲垸险情后续处理工作仍在进行中。

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如何呢?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降水量预报图上来看,未来10天,湖北局部将有特大暴雨,并且,四年来最危险暴雨对准四川!

总的来说,未来几天我国四川和湖北的强降雨仍将持续,预计这次暴雨过程可能会一直到7月21日前后才能结束,并且,之后四川盆地还将面临暴雨的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