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制华措施渐显?
在4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中提及,美国已向七国集团(G7)提议,对中国的"经济胁迫行为"将采取措施。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要求G7国家在行政级别会谈中共同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同时,美国也在制定自己的国内法律,国会两党议员提出的立法将规定,"在中国对某些国家施加经济压力,试图将其意志强加给这些国家时,将赋予总统可以实施多种权限的权力。"美国还将寻求与日本和欧洲的盟友协调,在实行此类措施时保持一致。
对于G7峰会会否落实美国这一项"假想"措施,熊李力分析认为,拜登政府的联盟战略正在由"价值观联盟"更多地转向于技术管制联盟,就是对中国进行技术打压,比如拜登上台之后提出的"芯片四方联盟"。尽管美国不能给它的盟友在经贸投资方面提供较多实惠,但在共同应对中国进行技术管制方面,达到了美国的目的。包括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大力推销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提出已有一年时间,但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框架,因为美国不愿意向盟友或者向其它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美方再怎么施压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以欧洲国家为例,中欧互为第二贸易伙伴,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从中法两国元首四月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后,德国政府于5月10日确认批准中远海运港口向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收购德国汉堡港码头24.99%股权。再到近日,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的访华等等。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1日报道,法瑞尔是自2019年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他将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会晤。《悉尼先驱晨报》称,法瑞尔将邀请王文涛访澳,并前往他位于南澳州的家庭葡萄园做客。此次访华期间,法瑞尔还将与王文涛共同主持第16届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澳大利亚人报》称,该机制始于1986年,但自2017年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以来暂停。此外,法瑞尔还访问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澳媒称,该企业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之一。
对此,熊李力表示,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大国,在这些国家的这种经济利益的格局当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要这种不可替代性得到延续甚至强化,这些国家尽管在政治上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和美国保持或强或弱的协调,但是他们谁也不可能彻底忽视中国经济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