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谁对华扣“经济胁迫”帽子,意欲何为?

2023-05-16 11:42  直新闻

胡扯所谓"中国经济胁迫",美国意欲何为?丨北京观察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5月11日)才刚强调"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是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美国财长耶伦同一天在日本的G7财长会议上,又胡扯所谓中国"经济胁迫"。

当地时间11日,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日本召开。美财长耶伦称,G7成员担心中国的"经济胁迫",正考虑对中国施加更多限制,包括和盟友一道限制对华投资。对此,日本财政大臣称,"各国的供应链应该更加多元,减少对中国的严重依赖。"

显然这又是美国想要联合盟友针对中国进行恶意打压,而美国财长显然成为呼吁的带头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天(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颇具深意。汪文斌说,"说到经济胁迫,第一个应当受到声讨的恐怕非美国莫属。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曾是美国打压的对象。日方在主办G7峰会时,是否可以代表其他同样遭受美国霸凌的成员国,向美方表达一些不公呢?或者至少说几句真话。"

美国热衷污名化中国

直新闻注意到,去年6月举行的G7峰会主要议题还聚焦于俄乌冲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还"蹭会"发言。今年的G7峰会为何就将矛头对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熊李力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即将举行的G7峰会上炒热中国"经济胁迫"议题,原因有三。

首先,G7峰会挑起所谓中国"经济胁迫"议题与俄乌局势没有直接联系,而是有意将中国和俄罗斯绑在一块,因为俄罗斯因俄乌冲突而处于被西方国家相对孤立的状态中,而美国希望能够把俄乌冲突与美国对华竞争、遏制的战略结合起来。

其次,美国自己明白自身力量力不从心,所以拜登政府上台以后提出重塑乃至强化美国领导的联盟体系,也就是说美国希望复制联合欧洲遏制俄罗斯那一套,在亚太地区重新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所以美国首先通过给中国泼脏水、污名化,例如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来动员它的盟友加入对中国的竞争和遏制。

而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太大,中国经济本身意味着机遇,所以美国近期在G7峰会挑起"经济胁迫"议题,其实是敲打它的盟友,通过"经济胁迫"来污名化中国,以离间G7其他国家和中国密切的经贸关系,进而使得这些盟友能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对华竞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