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抵达仰光前还罕见地到访了中缅边境地区。"法国广播电台报道称,秦刚在中缅边境调研时强调维护中缅边境稳定,"不断开创涉边、涉缅工作新局面",敦促"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体系,维护边界清晰稳定,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报道称,中缅边界线全长2100多公里,多地被茂林覆盖。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范宏伟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访问的背景是缅甸政治安全局势尚未稳定,大选推迟、反对派对军方展开袭击、东盟提出的"五点共识"也未落实,"因此,和平稳定是目前缅甸的第一要务"。范宏伟认为,在当前缅甸的局势下,中国外长此访的最大意义是表达了中方对缅甸各方势力坐下来,回到政治和解、政治谈判路径上来的希望。"如果缅甸不能实现和平稳定,两国的合作发展就无从谈起。"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称,秦刚呼吁中缅两国友好合作。"德国之声"称,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二大外来投资者,最近,中国重新开放了因实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关闭了1000多天的中缅边境口岸。香港《南华早报》称,两年来,连接中国和缅甸的3条新贸易线路已经开通,包括一条连接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和云南省的海陆铁路通道,该通道途经缅甸掸邦、仰光,延伸至新加坡。
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再度歪曲中缅合作,污蔑中国"别有用心"。法国《世界报》语焉不详地宣称,缅甸军方发动政变后,中国为缅甸军政府提供了"关键支持",在缅甸陷入国际孤立情况下成为缅甸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应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媒体的挑拨离间带有非常强的搞破坏的色彩,但中缅合作会在国际层面有效地破解、揭穿西方的不实指责和阴险意图。李海东说,缅甸是东盟成员国,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寻求发展,不因西方的干预而改变。中国和缅甸的合作体现出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即在尊重各自选择发展道路基础上,平等处理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