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如果当时感染是零零散散,有的感染,有的没有感染,一旦有传播能力强的变异株出现后,就会很容易引起新的流行。之所以XBB.1.16在海外一些地区出现流行,或跟当地前期感染的时间不一有关,有些因感染的时间太久了,体内的抗体处于很低水平。"彭劼表示,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不用太害怕XBB.1.16,即使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肿瘤患者等,仍有必要引起重视,并做好防护,勤洗手,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好口罩。
部分人群感染3个月后可补打疫苗
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
4月10日下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主要是针对两大目标人群,一类是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一类是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大人群中,部分人接种疫苗的时间间隔有所调整。
具体看,对于未感染的目标人群,《方案》规定称,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调整为3个月以上。而原来政策规定,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是在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满6个月后。
对于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方案》规定称,可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1剂次疫苗,而原来政策推荐是感染时间和接种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
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不同人群免疫水平还存在差距。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且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未来仍存在感染并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由于疫苗或病毒诱导的抗原刺激不足,免疫保护效果也明显弱于完成基础免疫后再感染获得的混合免疫。加之保护性抗体会随时间延长发生衰减,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