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国"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
从2020年至今,美军在南海地区的"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的频次不断降低,从2020年的9次、2021年的8次下降到2022年4次。尽管行动频次有所降低,但是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政治化倾向却愈发明显。
(一)"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基本情况
美国卡特政府在1979年7月出台"航行自由计划",目的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外另起炉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挑战其他国家的所谓"过度海洋主张"。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历年《航行自由行动报告》,在南海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至少有如下六类:1.外国军舰在领海的通过制度(中国已公布的大陆及海南岛领海区域);2.直线基线(西沙群岛);3.外国实体在专属经济区的测量和调查;4.低潮高地的领海和领空主张;5.毗连区的安全管理制度;6.专属经济区及上覆空域的管辖。其中,针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只是美军在南海整体航行自由行动中的一小部分,其他类型的大部分航行自由行动并不公开。而且,单就行动轨迹而言,航行自由行动与一般的存在行动或巡航有很多相似之处,除非美军确认或明确,否则外界很难判断,某些行动究竟是不是航行自由行动。因此,我们很难统计,美军每年针对中国,究竟进行了多少次航行自由行动,专家们根据媒体信息或美军披露信息统计出来的次数,仅仅是管中窥豹。即便是"闯岛"式的航行自由行动,实际上也很难统计,所谓的"次数"的意义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二)"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
自2015年10月27日,美国导弹驱逐舰"拉森号"(USS Lassen,DDG-82)闯入渚碧礁与美济礁12海里,美军就开启了一种更具政治化色彩且十分高调的航行自由行动。
一方面,与传统的低调和秘而不宣风格不同,近年来美军在南海地区的"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大幅度曝光。过去,美军的航行自由行动在操作上是低烈度的,在外交上是低调的。其要点不是用炮舰去威胁针对的国家,也不是要在舆论上压倒对方,而是通过言辞和行动佐证美国对有关国际法规则的解释。从2015年10月美军"拉森"号驱逐舰的行动开始,美军主动向路透社和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等媒体披露,甚至通过声明的形式公布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的细节,包括行动兵力、时间和地点。而且,随着航行自由行动声明篇幅的不断增加,其措辞愈加激烈、尖锐。2022年,美军针对中国驻守岛礁的航行自由行动声明篇幅长达千字,并频繁使用"非法海洋主张"(unlawful and sweeping maritime claims)这类指责意味更加强烈的措辞。
在时机选择上,2022年美军"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与中美关系重大议程密切相关,对中方施压并配合美国涉华重要议程推进的政治意图愈加明显。比如,7月,为配合美国务院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六周年的外交活动,美军进行了两次航行自由行动,其针对性不言而喻。11月29日,美军实施"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的当天,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中国军力报告》。
四、台海、南海、东海三海联动
(一)军舰、军机高调穿越台湾海峡
近年来,美军借"航行及飞越自由"的名义,持续开展穿越台湾海峡行动。2022年全年,美军舰累计9次穿越台湾海峡,相较于2021年的12次和2020年的15次,频次有明显下降,但行动之外的舆论炒作和政治操弄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