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在考卷上出现这样的题目,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就是在平时的复习中,学生脑海中要是想着电视剧的情节,那就可能出现笔误,把人名张冠李戴。
这位同学复习历史知识点,把梁启超写成了"梁启强",有点离谱到家了,网友看完调侃,这要真是强哥,好像"变法"也能成功。还有人直言:这要是我,康有为都得写成"康有田",因为脑子里想的可能都是飙车的场景。
学生们能主动复习是好习惯,就是这一心不可二用,还是得专心致志一点,不然写错了可是会丢分的。这些科目都能将时事作为材料来出题,那美术考试用"高启强"出题也理所当然。
看看美术专业考试的模拟试题,人物肖像画就是"强哥",学生内心乐开了花,想必那些边追剧边练习绘画技巧的同学,可算是捞着了,还好平时没少练习。老师的出题方式变幻莫测,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试卷中出现这样的题,比流量明星来得更有说服力。
不是出题方式拐弯抹角,而是题目贴近生活,学生更有兴趣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出题方式多少是有点多此一举了,直接表述题目不好吗,这样绕来绕去,会让学生的思路变得不清晰。其实这正是高中出题的主要方式之一,目的就是为了让考题更加贴合实际。
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意在让学生不要对知识死记硬背,学会灵活运用。如今的出题方式都很活泛,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分数就不好看。而且像很多文科的题目,出题方式也是很跳跃的,学生做起题来也更有兴趣。
这样的题目,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是有好处的,同时也在督促老师,上课的时候避免照本宣科,多做知识点的拓展。相信在后续的做题过程中,学生的试卷上可不仅仅会出现"狂飙",还有更多有意思的题目,在等待学生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