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抗通胀斗争远未结束。"陶川指出,美国2月一系列经济数据强于市场预期暗示通胀再次提速的风险,在出现流动性危机之前,市场已经开始定价此次美联储将加息50个基点。会议声明替代此前"通胀有所放缓但仍处于高位"的评论,转为"通胀依然高企"及"坚定地致力于恢复2%的通胀目标",显示通胀的顽固。
明明也称,虽然美国通胀仍具有粘性,但美国银行业的压力不容忽视,同时通胀下行斜率,尤其是除住房项以外的通胀下行速度仍不明朗,美联储面临两难。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则说,现在市场担心什么?就是美联储陷入两难。继续加息,银行业大概率还得暴雷;不加息,通胀之火难灭。对于美联储的抉择,这似乎是"运动员"在替"裁判员"忧虑。
她认为,金融风险往往会向实体传导,这大概率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临门一脚"。但是,市场关于美联储陷入两难的担忧以及美联储的开放式表态意味着未来数周甚至数月,市场仍可能遭遇"预期陷阱"、资产价格也将随之波动。也就是说,真正陷入两难的可能不是美联储、而是市场自身。
离降息还有多远?
本次加息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会在5月再次加息、7月开始降息。
"这种预判过于激进了,不排除美联储早于年底启动降息,但至少不会在加息结束的第一时间立马掉头。进而,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概率仍将波动并对资产价格形成扰动。"张静静说。
陶川指出,点阵图方面显示,2023年利率终值中位数相较于去年12月预期持平(5%至5.25%之间)。但通胀粘性可能将使得首次降息的时点推迟至2024年,且2024年底利率预期从4.1%升至4.3%。
上述中金研报称,总体上,美联储认为年初以来强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与最近发生的银行风波大致"功过相抵",既不需要再加息太多,也没必要很快降息,最好先观望一下。考虑到银行业风波刚刚发酵,影响到底有多大尚不可知,美联储或倾向于谨慎行事,暂时不需要加快加息来抑制高通胀,也不需要降息来挽救经济于水火。
该研报提醒,从鲍威尔的表态可以看出,美联储对于银行业风波的演变仍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鲍威尔也不断强调美联储正在对相关银行事件进行彻底审查,审查结果将对未来货币政策决议提供更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