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感染新冠还难受?“狂飙”的甲流如何科学应对(2)

2023-03-14 14:49  中国新闻周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和甲流的交锋中,中医药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甲流尚未在我国大面积流行之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即组织中医药相关专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医药方案),推荐了相关药品,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连花清瘟。

图源:参考资料[3]

根据当时的报道,截至2009年9月1日,北京市收治的84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有326例采用纯中药治疗,临床治疗结果证明,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有研究者对比研究了连花清瘟胶囊和达菲(即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在抗病毒作用方面与达菲无差异;在缓解流感症状,特别是退热和缓解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症状方面优于达菲,而治疗费用仅为达菲的1/8。

因为不俗的疗效,该研究还被《科技日报》评为2009年度"世界科技十大新闻"之一,新闻联播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最终,在各方努力之下,我国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2009年11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经统计得出结论:同期世界各国平均病死率约为1.24%,中国甲流病死率为0.065%,前者是后者的19倍多。

最终的拐点是2010年8月10日,那一天,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基本上接近尾声。

在这场与甲流的斗争中,我们胜利了。

面对甲流,到底该怎么办?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检测中心消息,截至3月5日,本次流行的两种甲流以A(H1N1)pdm09为主,A(H3N2)共同流行。

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首先要牢记的一点就是:预防大于一切。

日常生活中,应注重手部卫生、咳嗽礼仪,并且对门把手、扶手等可能多次接触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必须去,甚至可能要接触有呼吸道症状者,记得戴好口罩等,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