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少修或缓修一条路,多些花小钱办大事的民心工程

2023-03-08 11:41     中国经济网

王昌林委员:少修或缓修一条路,多一些"花小钱办大事"的民心工程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 马常艳)"比如,将农民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一倍,按60岁以上农民1亿人计算,每年支出1500亿元左右。又如,减半收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标准,按4.5亿农民计算,每年少收1000亿元左右。这些投入相当于'少修或缓修一条路、一座城',但是一项既有利于扩大消费,又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民心工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加大对社保、科技创新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受访者供图)

王昌林认为,消费不足是制约国内大循环动力提升的主要短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扩大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才能更好地稳外资、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应把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

为此,他提出多项建议: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将提高居民消费率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提升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切实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保障水平;加大对生育家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遏制新出生人口过快下降趋势;破除体制机制约束,以改革释放消费潜力。

阅读下一篇

家庭主妇起诉离婚才知丈夫年薪300万!依据新法,法院判决……

离婚诉讼中男方称仅剩10万元存款,法院调查却发现其年收入高达300万!而其妻对此毫不知情。北京晚报记者从北京一中院家事专业审判庭团河法庭获悉,法院依据今年起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