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卢拉与时任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签署了一项声明。该声明表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属于阿根廷,巴西禁止为任何来自英国的、旨在前往马尔维纳斯群岛开采自然资源的船只和飞机提供支持。巴西时任国防部长尼尔森·约比姆则表示,巴西对于由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作业的飞机或船只提出的所有需求,不予承认,因为马岛的主权属于阿根廷,而不是英国。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费尔南多·布兰科里对总台记者表示,作为主权国家,巴西根据国际海洋法规允许伊朗军舰停靠,此事本身"不存在问题"。巴西与伊朗互为友好国家,巴西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履行自身的国际义务,除为伊朗军舰提供燃料等,巴西不会做任何国际法规禁止之事。布兰科里还表示,允许伊朗军舰停靠与拒绝英国军舰停靠,不可等量齐观,因为英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占领,在众多拉美国家看来是非法的。
巴西前驻意大利大使鲁本斯·里丘佩罗表示,允许伊朗军舰停靠实际上宣示了巴西"不结盟"的态度,巴西不愿意介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冲突,这与巴西以及许多拉美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所持的态度是一致的。
巴西选择关乎国家主权
针对来自美方的"批评"声音,巴西总统卢拉的外事特别顾问、前外长塞尔索·阿莫里姆3月3日对媒体表示,巴西政府的反应是"冷静的",允许伊朗军舰在巴西停靠是主权国家的行为,符合外交惯例和国际海洋法规。
巴西国际关系与外贸协会主席鲁本斯·巴博萨则认为,巴西在处理伊朗军舰停靠问题上的态度是正确的,不应该受到美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任何报复。他认为,巴西只遵守联合国层面的制裁措施,但是美国对伊朗单方面的制裁措施,在巴西看来是非法的。
巴西当地媒体分析指出,巴西已向美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在伊朗军舰停靠的问题上,涉及巴西的主权独立以及如何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等重要关切。美国应该可以从巴西的行动中接收并解读出相关信息。正因如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月2日在印度举行的G20外长会上会见巴西外长维埃拉时,并没有提及伊朗军舰停靠一事。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布兰科里对总台记者表示,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相信美国不会因为伊朗军舰停靠一事而疏远与巴西的关系,也不会对巴西采取制裁措施。而从伊朗军舰停靠事件可看出,巴西现任政府也不会为了讨好美国而作出妥协,放弃自己的外交政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