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在近期成AI乃至整个科技领域最热门话题,而优秀模型背后离不开高品质语料参与训练,此时有人提出,互联网App之间的藩篱使各家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取更深入内容作为语料,将影响更长远的结果。然而就算是真实人类,也很难在脱离App的网页上获得有效信息。
就算是能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相当数量的平台都在对网页版的内容展示做限制。从社交聊天到新闻资讯、影音娱乐,只允许用户在网页中查看一部分,想要获得完整内容?请下载安装App并打开才行。用户往往不想在关键部分断掉,就只能接受潜规则,按平台要求乖乖照做。
图源:雷科技
通知中提出要规范网页推荐下载行为:除了明确要求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还指出不能用折叠内容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等方式强迫用户下载、打开App。这里还有个相当强硬的说法--无正当理由,不得将下载App与阅读网页内容相绑定。
通知原文指出,这些做法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没错,虽然用户底线一次次被试探,用户也一次次迁就这些"任性"的App,但实际上要求必须安装App、必须打开浏览的做法,就是在侵犯正常浏览的体验。每个互联网服务都有商业追求,可也别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
启动应用要讲道理
如果有留心国内的手机发布会,会发现常常提到关于限制App启动的系统优化。从最初的自启动到后面的App之间链式启动,如何把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训得服服帖帖,不擅自启动占用资源消耗电量流量,成了手机厂商不时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最近还有对"摇一摇"作出限制的消息。
通知中就提到,在非服务所必需或无合理场景下,不得自启动和关联启动其它App,或进行唤醒、调用、更新等行为。启动闪屏和弹窗信息也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不得用"摇一摇"和全屏热力图等容易被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不能频繁弹窗也不能没有清晰有效关闭按钮。
图源:微博
各应用开发者研究自启动技术,最初或许有着正向理由支撑,然而发展至今却损害了用户实际体验。许多人在网络上吐槽,应用自启动让手机本就有限的资源被不合理占用,变得更容易卡顿、电量消耗更快。充分尊重用户意愿并明确告知,才是人们乐于见到的手机App体验。
"摇一摇"被明确限制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当App开始绞尽脑汁琢磨,如何让用户更频繁地打开闪屏广告,而不是改进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运作效率时,一切都开始变味了。我们应该可以期待一下,在各类歪门邪道误导用户的做法被明确违规后,App能否回归到正常的商业秩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