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2023财政如何布局?(2)

2023-03-01 17:41     中国网

2022年,财政部门对17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处罚,这个处罚的数量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今年,财政部将继续强化这项工作,除财政部直接对35家会计师事务所、10家资产评估机构进行检查外,还将组织全国各地的财政部门开展一定覆盖面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处罚,及时发布检查公告和典型案例,切实让财经纪律"长牙带电",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相关情况。中国网 李佳 摄

解决好大众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生产生活的最终目的。"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前几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但是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速下滑。这也是经济增速有所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还是靠消费,让消费尽快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大力提升消费信心,释放消费的潜力关键是解决好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

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

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县域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

从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看,综合分析判断,刘昆认为,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体现在财政收入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回升会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去年我国集中实施了留抵退税,去年的基数就相应偏低。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财政支出情况看,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

"虽然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们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刘昆强调。

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用好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支持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的矛盾。

二是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在过去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1万亿元的基础上,持续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多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保持在4%以上。刚才我也介绍了,近几年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一方面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一方面要保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所以,这意味着我们过去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我们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改善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三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支持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健全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四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举措。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记得之前在这里开发布会,当时有一位记者问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情况,我回答说,无论在全国哪个地方,哪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能够得到保障。现在,基本养老金能够按照当时说的得到保障。

五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