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俄乌战事一周年拉锯战,欧洲到底得到了什么?

2023-02-23 14:46     解放军报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出现升级。

当下,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战局依旧胶着,大量重型武器还在接二连三涌入战场,冲突影响不断外溢。同时,冲突也激发起各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反思:随美国起舞除了牺牲和平与繁荣,欧洲到底得到了什么?

回望这一年,俄乌冲突已不单限于两国的战场军事对抗,更延伸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了世界格局演变,进一步推动国际战略力量和格局进行深度调整。

战场军事对抗--

逐步演变为持久消耗的韧性比拼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局势可谓变化迭起、悬念颇多,呈现出的战争形式备受关注。

冲突初期,俄在对乌全境重要目标实施突袭的同时,还派遣地面部队分四路对乌首都基辅等枢纽城市实施纵深穿插奔袭,力图以闪电战击垮乌抵抗意志,实现速战速决。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一目标并未达成。随后面对乌坚固的筑垒防御体系,俄放弃南北对进围歼乌东重兵集团目标,继而发挥自身大兵团作战优势,在近千公里战线上逐步平推。在反复拉锯争夺中,双方动用了多种类型弹药,在马里乌波尔、波帕斯纳亚、北顿涅茨克等地,出现了类似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战况。在美西方对乌持续军援的支撑下,去年9月乌军在哈尔科夫反攻得手,俄迅速收缩战线、局部动员,并宣布乌东四地公投入俄,战事再次陷入僵持,双方对抗愈趋白热化。其间,民用卫星、人工智能、无人机的使用,也改写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

目前,俄乌战场情况依旧扑朔迷离,战事逐步演变为持久消耗的韧性比拼。俄攻击目标扩大至乌重要基础设施,乌则积极争取西方重武器援助,但双方均不具备在战场速胜的条件,面临着赢不了、谈不拢、退不得的境地,冲突目标也逐步异化为让对手流更多的血、承受更大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耗对方资源,在意志和韧性的比拼中迫使对方退让。

国家地区博弈--

日益呈现出总体对决态势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来,其不仅是俄乌之间关于领土主权和发展方向之争,同时也是俄与西方阵营因北约东扩引发的对决,日益呈现总体对决态势,其矛盾愈发难以调和。

这一年来,美西方给予乌克兰大量军事援助,动员武装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以维持战线僵持、久战不和的态势,使乌克兰成为消耗俄实力的长期出血点。不仅如此,美西方借冲突对俄进行政治全盘否定、外交全面打压、文化完全孤立,以混合战争手法对俄实施总体战,并利用自身经济技术优势,高举制裁大棒,对俄进行战略绞杀。据统计,1年来,西方对俄实施的制裁措施近1万项。从科技封锁、经济断供,到冻结没收俄央行和公民海外资产,从禁止俄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到制裁俄罗斯的猫、狗、植物,美西方对俄制裁力度惊人,妄图通过制裁彻底扼杀俄发展潜力和国计民生,对俄妖魔化塑势,以压促变。

值得注意的是,除战场中血与火的惨烈交锋外,信息域认知域战场"搏杀"同样激烈。这一边,美西方利用话语霸权,制造反俄单向信息流,对俄捂嘴禁声,塑造反俄"政治正确",裹挟民意倒逼各国联手抗俄,甚至运用深度伪造技术散布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制造信息迷雾,不断对俄实施舆论干预和诱导欺骗。另一边,俄罗斯积极利用第三方社交媒体平台,突破西方信息封锁,建立己方话语体系,强化己方正面认知,向全球辐射认知影响,并充分利用在乌境内发现的美国生物实验室,揭批美从事生物实验研究甚至故意传播病毒的事实,打破西方炮制的信息茧房,争取舆论道义制高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