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刺眼之处在于,这样的执法行为是当着一个孩子的面进行的,而且从视频看,全程并没有多少说理与普法。据家长介绍,孩子当时就很害怕。城管部门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印象,又会给公众留下怎样的观感?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而社会的关注点也恰恰在此:在涉及孩子的时候,城管的执法是不是可以更温柔一点、人性化一些?在这起事件中,如果先与家长沟通,由家长出面,是不是可以处置得更妥当?在一个孩子面前,动辄展现"雷霆万钧"的执法力量,恐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城管执法之所以显得柔性不足,或许也和当地正在进行的"创文巩卫"任务有关。只是,文明城市怎能用不文明执法来创建呢?与孩子在店外写作业相比较,执法人员直接将书桌收走,究竟哪个更不文明呢?城管的文明执法,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窗口,这扇窗口实在不该被关闭。文明城市创建,干净整洁是一方面,但是也要有人情味,讲究方式方法,这恰恰是考验执法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地方,值得执法者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