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和长孙无忌当初关系那么好 李治最后为什么要啥他(2)

2025-04-27 10:02  互联网

但是后来武则天登场的时候,双方的蜜月期彻底被打破,先是武则天想要当皇后,李治带着武则天去拜访这位舅舅,但是长孙无忌根本不给皇帝甩好脸色,结果导致皇帝对他彻底失望。

出于这个原因,所以大多数历史都认为武则天的出现改变了长孙无忌和唐高宗的关系,甚至武则天是导致唐高宗杀长孙无忌的罪魁祸首。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女人真的可以破坏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的钢铁关系吗?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长孙无忌终究只是一个大臣,是个外人,而武则天是唐高宗的老婆,是自己人,为了自己人去处理外人那是比较能够理解的。

但是唐高宗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皇帝,皇帝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儿女私情,而且还需要考虑朝廷利益和权利分配。要了解很多学者都评价,唐高宗是一个极为高明而且又带点阴险属性的人,此人对于江山社稷看得格外重,而且他一门心思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为了武媚娘当皇后,而去杀死自己的肱股大臣。

因此,当我们回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断断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看得更深入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抛开武则天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史书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小事。

再唐高宗上位没多久,朝廷就爆发了一起弹劾案件。具体内容为,御史大夫韦思谦弹劾托孤大臣褚遂良,指责他以贱价来购买别人的土地,涉嫌贪污行为。

唐高宗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但惋惜这个案件调查来调查去,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大家都在打太极。

虽然褚遂良受到了处罚,甚至被调离了中央,但是不过一年的时间,褚遂良又王者归来,并且被册封为吏部尚书,以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官。

这是个什么概念?身为托孤大臣公然知法犯法,结果不清不重的被处罚了一下,归来以后依旧是位高权重。很明显这个案子判的不科学。

在当时就有大臣上书,朝廷已经不是皇帝的朝廷,因为朝廷里面有人结成了一党。唐高宗当时就产生了怀疑,褚遂良是被谁保住的?朝廷里面的党与领袖又是谁?答案毋庸置疑,就是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