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请注意下面的一行小字: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也就是说,三年内华为肯定绝不造车。问题是三年内华为打好了基础,到时候要不要造车?
在可预见的未来,汽车制造同质化、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华为造车还会那么难吗?不会!华为造车,板上钉钉!类似的情况,请参考华为此前在手机、智慧屏立下的flag。
不做手机,却曾经成为全球第一;不做电视,却独家发布了智慧屏;不做芯片,却无奈开启芯片工厂;总说不造车,难道是三年有效期还没有到?
编后语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华为现在最适宜的造车论,是把更高阶的智选车模式发扬光大,在问界、奇瑞、江淮、北汽等基础上,陆续把其他众多汽车厂商变为华为的制造厂商,类似于蔚来汽车。
模式足够精、市场足够大。届时,华为的对手或许真就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