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汉拥有庙号的帝王之一,汉宣帝的知名度为什么这么低?(2)

2025-01-08 10:42  互联网

虎父犬子

汉宣帝选择继承人不当,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曾说:"汉室盛衰,当以宣、元为界。"也就是说西汉衰败主要原因在于汉宣帝选人不当,其实这一点汉宣帝有自知之明,他曾说过乱我家者,太子也。另外继承人除了太子刘奭外,汉宣帝内心的最佳继承人选是淮阳宪王刘钦,因为淮阳宪王刘钦深受他的宠爱且最重要的是刘钦的治国理念与汉宣帝相同,史书对刘钦的评价是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材,帝甚爱之……辅曰:"真我子也!"

不过喜爱归喜爱,汉宣帝出于对亡妻的愧疚,明知刘奭不是合格的继承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他,结果如他所料,强大的汉朝开始走向衰败。继承人的选择失败影响了汉宣帝的名气。

文官忽略

武将的最高荣耀我们都知道是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而文臣则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伊尹和霍光那样的人,也就是说霍光是文臣的标杆,汉宣帝只能成为反派,奈何汉宣帝自身又没有太大的黑点,文官们只能选择性的将汉宣帝忽略。

儒家封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年儒家成为帝王治国的任用准则,可汉宣帝对儒家并不友好,他反对专用儒术,甚至说出了: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这样的话。得罪儒家,儒家自然要淡化他的功绩。

影视遗忘

研究历史毕竟是件枯燥的事,所以对一般人来说,获取历史知识大部分是通过文娱影视作品,但纵观这些年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汉宣帝的影视作品除了戏说《乌龙闯情关》外,很难再找到一部被大众熟知的影视作品。

虽然汉宣帝不如汉武帝那般明显于后世被人熟知,但若是喜欢历史,了解历史的,一旦接触汉宣帝,就会被他一生表现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