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到1年,为什么能够名垂青史?(2)

2025-04-28 10:22  互联网

可以说仅仅只凭借当太子时期的贡献,朱高炽就足以成为明代最优秀的君王之一的。但是这位皇帝却不仅仅止步于此,因为他在自己不到一年的皇帝生涯里面又解决了4个难题,使得他真正成为了历史所铭记的圣君,甚至某些程度上还超越了他老爹。

这头一个问题自然就是他老爹留下来的烂摊子,靖难之役的隐患。当年明成祖为了当皇帝,可谓是不遗余力地打击见闻,太子党曾经杀了很多人造下了很多冤孽。这件事情在明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割裂现象,在电视剧中也有很多体现。

但明成祖不可能向这些人道歉和低头,否则就是否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等到明成祖去世以后,朱高炽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不顾众人的反对,坚决地平反当年的凶杀案件,让那些被卖身为奴婢的人都回归正常,就连当年被杀了十族的方孝孺都被找到了一个侄子,然后让方家的血脉继续延续下去。这一举动很好地解决了当年社会和政权的割裂现象,让国家由暴躁走向平缓。

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内容,因为这个政权内部还有一个大的隐患,那就是名臣组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内阁制度。在教科书里面一般都认为内阁制度是君主集权制度达到另一个高潮的体现。

但可惜的是,明成祖的规定过于严格,以至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太多的隐患。因为内阁成员虽然坚定地拥护皇帝,可以决策国家大事,但他们的品级只有五品,所以,一旦真的要推行改革的时候,没有强势的明成祖拿刀在旁边看着,底下那些2、3品的官员根本就不理这些内阁官员的命令。

这种现象,曾经一度导致明朝行政效率极度低下,而且还出现了内外朝的反弹现象。但朱高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麻烦,他知道自己不能修改老爹的官僚制度,于是就另辟蹊径,在确保所有官员是五品官的条件下,又根据他们管理国家的功劳来给他们兼任一个正式的官位。

于是,内阁官员正式的身份是五品官,但是另外业余的官职却已经拥有了二品官和三品官的身份,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兼任吏部尚书,这样就确保了内外朝行政的稳定性。

在确保了行政命令的贯彻性后,朱高炽又开始严格管理官场风气。早些年,由于皇帝地位不正,所以助长了一些功勋集团的风气,其中有贪污受贿,也有强买强卖和卖官欲绝的现象。如今既然当年和建文皇帝的冲突化解了,那么自然就要打击这些功勋贵族,让他们老老实实遵守法律。这一波做法,曾经引起了老臣和新派大臣的斗争,但皇帝还是平衡的矛盾,最终整顿了官场风气。

至于说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封建社会存在以来的民生问题。应该说一直到1987年的时候,中国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朱高炽也非常苦恼。但这位皇帝一直到死的时候,都在努力地改善民生,调整税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水利工程的福利。应该说,在他死的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份及格的答卷。

所以,回看朱高炽的一生,当了20年的太子以及8个月的皇帝,前前后后28年时间,他做出的贡献绝对超过了太多人。又因为他后来为四大问题作出的解决措施,也的确让他当之无愧地得到了仁宗的称号。也许他无法与老爹在历史上同享战神的名号,但至少,他对得起朱元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