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荷“神秘协议”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中方回应

2023-01-30 19:29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日前援引内部消息称,美国与日本、荷兰官员当地时间周五(27日)在华盛顿达成协议,同意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如今距离会谈已有数天,三国政府面对媒体询问始终三缄其口。

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几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讨论的敏感性,各方决定不公开细节,华盛顿希望给日本和荷兰空间来决定如何传达和落实管制内容。这一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有专家指出,美国此次"保持低调"的原因之一,或是不希望激怒对其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已有不满的欧亚盟友。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28日发布声明称,根据政府官员的表态和其对时间表的理解,这应该不会对公司本年度预期销售目标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此前曾发出警告,美方的任何限制都不太可能阻止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针对美日荷三国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0日表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也希望有关方面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慎行事。

彭博社报道截图

"神秘"的协议内容

据《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报道,美国、荷兰和日本三国的国家安全事务官员27日在白宫完成了最后一轮高级别谈判,后两者同意将美国去年10月针对中国采取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系列措施扩大到本国企业,包括荷兰阿斯麦、日本东京电子和尼康等。

最早报道此事的彭博社称,荷兰政府将至少限制阿斯麦公司向中国出售上一代技术深紫外线光刻机(DUV),日本也将对尼康实施类似的禁售限制。比利时荷语大报《晨报》指出,荷兰此前已经在美国的压力下,自2019年起禁止对华出口其最先进的极紫外线光刻机(EUV)。

但面对数日的媒体问询,美日荷三国政府机构和官员始终三缄其口。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由于协议的敏感性,各方还没有公开宣布限制措施的计划,其细节也尚不清楚。《金融时报》称,华盛顿希望给日本和荷兰空间来决定如何传达和落实管制内容,东京和海牙也担心此举会被认为是与美国一起专门针对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首相吕特27日早些时候在海牙被问及相关问题时表示,相关讨论已持续好一段时间,但事涉敏感,荷兰政府选择谨慎以对,"如果真的有什么结果,也不确定是否会很高调宣布"。当被问及阿斯麦公司是否需要被告知相关决定以实施新限制时,吕特表示,政府与该公司的沟通"也是私密的"。

围绕三国的磋商,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28日表示,这"属于外交上的往来,不便做出回答"。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他还表示,出口管制措施是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严格实施的,日本"希望根据各国的管制动向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另据美联社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27日就会议内容表示,与会官员在共商"对我们三方都很重要"的议题,"新兴技术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必将列入讨论议程"。但他拒绝透露各方是否就更严格的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达成了协议,白宫此后拒绝发表更多评论。荷兰外交部、贸易部及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言人均拒绝置评。

此外,路透社30日联系了10家芯片相关日企,尼康、爱德万测试、Resonac集团、Lasertec和信越化学工业等五家均表示"不知情",无法评论其影响。此前,路透社在下班时间联系东京电子工作人员时,对方未能发表评论。

2018年4月17日,荷兰费尔德霍芬,阿斯麦公司的工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至于美国为何没有提供细节,战略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中国事务高级副总裁保罗·特廖洛(Paul Triolo)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仍面临着来自盟友的限制。

特廖洛说:"美国官员很可能想把任何协议描绘成一场胜利,但又要避免在(2022年10月)单方面实施限制后的公开声明会进一步激怒盟友。此时美国政府正在强调与盟友的合作,并面临来自其他方面对《通胀削减法》的批评,欧盟和亚洲盟友将该法规视为(贸易)保护主义。"

比利时《晨报》称,拜登政府上台后看似比起前任特朗普采取了更加"温和"的中国路线,但这只是"骗人的表象"。美国去年10月宣布的对华芯片出口禁令,目的在于扼杀中国在芯片、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并以此挫败中国的"军事现代化"。

"历史性的阿斯麦协议,也即一个相当神秘的协议,再一次标志着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的暂时结束。"《晨报》如此评价道。

未来或有更多谈判

《日本经济新闻》称,全球芯片制造装置市场由排在第一位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排在第二位的荷兰阿斯麦及排在第三位的东京电子等展开竞争。日本和荷兰的企业拥有不依赖美国技术的产品,因而要"围堵"中国,仅靠美国企业很难有很大效果。《金融时报》称,拜登政府已就此与日荷进行了两年的谈判,但始终面临阻力。

《纽约时报》认为,接下来谈判很可能持续进行,以解决两国商业和协作上的顾虑。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艾米莉·本森(Emily Benson)表示,和美国人一样,荷兰人与日本人也担心,如果退出中国市场,外国竞争对手就会取而代之。她指出,随着时间推移,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保持对竞争对手技术优势的能力"。

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介绍,2021年度日本产芯片制造装置的国外销售额比上财年增长51%至2.9705万亿日元。其中对中国的销售额最多,为9924亿日元(同比增长57%),占到整体的33%。《日本经济新闻》据此指出,引进限制有可能影响日本企业的销售额。

协议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荷兰与日本是否像美国那样拥有颁布出口限制措施的法律权威,以及具体限制哪些技术的划定。本森说,荷兰与日本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来修订法律法规,才能实施新的限制措施,三方的限制可能得在数月乃至数年之后才能相互呼应。

据《日本经济新闻》29日报道,日本政府一直"在水面下考虑可采取的措施",准备在纳入对日本国内企业影响考量的同时,确定实际引入的具体限制的内容,与美国等继续保持协调。日本的出口管理基于《外汇及外贸管理法》,要想出口指定的物品和技术,需要获得经济产业大臣的许可。追加对象产品时,要修改政省令。如果现行法不支持新限制,还考虑修改法律。修改法律最少也需要几个月。

相比向美国发出合作信号的日本,荷兰是美国对华芯片战略中的"关键角色"。美国"政客"新闻网27日指出,荷兰过去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深知阻止对华销售将损害阿斯麦公司的长期发展。路透社也援引知情人士称,谈判者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即使是很小的供应链变化也可能重新点燃全球芯片短缺危机。这种情况在最近几个月有所缓解,但在过去两年给供应链造成了混乱。

报道称,三位直接参与这些讨论的官员透露,美国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向荷兰示好,要求其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政治立场,华盛顿还试图通过邀请海牙主办今年的"领导人民主峰会"来吸引它。这是白宫发起的一个年度活动,声称旨在促进全世界的"民主价值观"。

当地时间2023年1月17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拜登会见荷兰首相吕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彭博社报道,位于此次磋商核心的阿斯麦公司28日就据信已达成的协议发表回应。其声明称,据其了解,该协议将侧重于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高级光刻设备。"在它生效之前,必须详细说明并完成立法,这将需要时间。"阿斯麦发言人指出,根据政府官员的表态和公司对时间表的理解,这应该不会对其本年度预期销售目标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过,荷兰《电讯报》指出,中国大陆市场占阿斯麦去年营收的15%。少了中国买家,虽然短期内对阿斯麦影响不大,但长期而言仍会流失潜力巨大的市场,且禁令将促使中国更积极寻求其他供货商并自行开发技术,为阿斯麦制造对手。

阿斯麦首席执行官温宁克日前接受彭博社专访时也指出,美国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的做法可能反而会促使中国成功研发出可与阿斯麦匹敌的工艺技术。"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这些机器,他们就会自己研发这些机器。这需要时间,但最终他们会达到目标。"他说,"你越给他们(中国人)施加压力,他们越有可能加倍努力。"

温宁克去年12月接受采访时,还曾质疑美国的"双标做法"。他表示,美国芯片制造商能够向中国客户销售最先进的芯片,而阿斯麦只能销售较旧的芯片制造设备,这似乎有些矛盾。他指出,阿斯麦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只占总额的15%,而美国芯片设备供应商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占其总额的25%,有时甚至超过30%,"在美国的压力下,我们放弃的已经够多了"。

目前,中国已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美国对华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提起诉讼。日本执政党自民党议员青山繁晴27日对彭博社表示,他担忧中国"100%肯定"会对日本采取对等措施。

中国商务部去年12月12日晚在官网发布答记者问表示,美方近年来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中方关注,是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方式。

针对美日荷三国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0日表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毛宁指出,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国际上不乏担忧的声音。许多企业界的人士都表示,滥用出口管制将制造混乱,影响效率和创新,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我们也觉得有关方面应当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慎行事。"毛宁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