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己,活好当下!中国最早一代丁克夫妻,开始造房养老

2023-01-29 17:50     今日头条

中国最早一代丁克夫妻,开始造房养老

这是一栋位于广州老城的岭南老宅,

几代人来来往往,

见证了百年老屋的温情。

2012年,屋主向向和先生收回祖宅,

开始慢慢地改造,

未来他们也打算在这养老。

向向夫妻俩是中国最早的"丁克一族",

在修缮、改造老宅时,

他们只需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显得潇洒而"任性",

三层半,只做了一个主卧,

其它都是两人用来"玩"的空间。

1月初,一条拜访了这对丁克夫妻,

看百年老宅如何变身养老宅,

以及和他们聊了聊当下最热的"无孩养老",

他们认为,"丁克养老不再是危机,

而是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转向更多地为自己负责。"

"丁克"这一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我和先生是中国最早一代"丁克一族"。在改造老房子的过程中,我们比较"任性",人家都在那"抠"面积,一分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时候, 140平方,三层半,我们只做了一个主卧,其它都是两个人用来"玩"的空间。

我是一个地道的老广,先生也在广州出生、长大。这栋老宅位于广州的老城区,我外婆留给我母亲,又留给我,大概有80多年历史,很古旧。

2012年之前,老宅处于出租状态,随着最后一批租户搬走,我们收回了老宅。没想好怎么处置就一直空在那里,差不多有八年,房子越没人住越破,看得到的衰败。

改造前已经十分破败的老宅

我们找到专业鉴定公司查勘房屋状况,鉴定结果是"严重损坏",下一级就是"危房"。经过考虑,我和先生决定把老宅修复、改造为未来我们可以养老生活的空间。

老宅的改造一波三折。头几个设计师一上来就说,"全部要打掉、砸掉",虽然可能更适合现代生活,但我们总觉得缺失了什么。找到契合的设计师后,又碰上疫情和台风季,整个修复、改造历时一年半才完工。

翻新的费用大过重新盖一座房了,花费近100万。但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对老宅的感情越来越深。

这是一栋传统岭南风格的房子,砖木结构。

原始老宅三面都是高墙,没有窗,纵深达17米,是个长方形盒子。好在这位于文化保护街区,附近没有高楼大厦,宅子有一个独立天台,视野很开阔。

我们俩是丁克,因为不用考虑小孩和老人房,我们的改造主要以趣味性为主。

一楼是玄关、客厅、厨房;二楼是主卧,三楼是书房;公共空间都是相互开放、连通的,形成了"一房N厅"的格局。

改造后室内每一层空间都是敞开、贯通的

施工过程中,街坊邻居会"凑"过来建议我们隔多少个房间,我说不用,我们就做一间。

现在整个空间是敞开的,我在这里弄点小吃也可以、在那里弄点西式餐饮也可以。

因为更多注重两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我的衣帽间也没有限制,合理范围内想做多大就多大,可以潇洒一把。

我们还将老宅原始的中庭天井,从两个平方拓宽到六个平方,施工师傅连连摆手说"太浪费",但我们还是做了。

清拆前,我们在不同的天气里来过很多次,虽然房子很破败,但是室内的空气并不腐朽,哪怕是广州夏天36、37度很闷热,站在大厅中也有微风,是清凉的--这得益于那个小小的天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老一代人建造的智慧。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二楼瓦面抬高20公分,让"气"可以从屋顶下到玄关、卧室,形成气流可以自循环的夹层空间。

一步一景的空间形态非常有趣

拓宽后的中庭天井加设了直通露台的旋转楼梯,既有了采光,也解决了室内动线的交互。随着旋转楼梯上下,视野是动态的,一步一景,非常有趣。

不同于在室内摆盆栽绿植,我们在老宅里种了四棵树,只有和土地相连,植物才是接地气的。三棵发财树、一棵幸福树,不出大门,也能感受到生机盎然。

现在大家更加关注居家的体验。如果是商品房,最多阳台上看看窗外,但是老宅上下的空间很大,我可以室内种种树、露台上弄弄花草。

现在年轻人流行"围炉"慢生活,我们夫妻俩是喜欢围着天井溜达,早上阳光洒到树上,光线透过树叶落到地上,晶莹剔透。

老宅在古老的外壳下,里面是一颗很年轻的心。

因为想让室内空间更丰富有趣,我们干脆在狭长的一层空间"挖"了8平方的大坑,做了一个下沉客厅。

老广州人比较"街坊",改造的时候,都好奇问我们,"你这是做咩?" 好方正的一个池子,他们猜是不是要养金鱼、锦鲤。

下沉之后,这个地方周围都可以安排座位,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聚会,多了很多可能性。一个个挨着坐,就像在户外的庭院里的感觉。

洗手间临近后天井景观,四面玻璃的结构可以在

室内欣赏到白天、夜晚不同时间段的景致

改造后的老宅每个空间都有它精彩的地方。站在一楼洗手间里,你会惊讶于正面对着一棵树。下雨的时候雨水从三楼直接落到一楼,树叶是飘动的,有"泗水归堂"的意味。

住这里和住天河区的商品房完全不一样,在市区生活是很有紧张感的,老宅内的节奏很慢、很安静,不知不觉把时间忘了。

还可以听到纯广东方言的叫卖声,这在天河哪怕是越秀区都很难再听到,由远而近,然后由近而远,一声"卖烂野",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那种感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