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种推演结果,实际上根本就不是"惨胜",而是惨败,毕竟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根据"回合数"来算美台日能顶几周是很开玩笑的事情,这显然是美国人不乐见的情况。
因为美国人期望的是前几年曾经引起专业领域许多讨论的兰德报告《中美军事计分表》中所说的,1996年那样的,美国两艘航母、几个空军联队,在几天内消灭解放军空军一半兵力,几乎全灭解放军海军,完全挫败登陆行动,而自己则几乎没有损失。
换言之,全世界都知道,自从越南战争之后,美军不愿意投入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了。现在回顾越南战争,美国对于自己能够打赢越南战争的设想,其实是基于麦克纳马拉的会计师精算结果,也就是只要美军能够以较小代价大量消灭越南军队,最终就可以通过一场长期冲突,迫使越南因为人员伤亡殆尽放弃其战争目标。也就是说,美国当时愿意接受自身遭受一定损失,来实现战争企图。
但在越南战争失败后,美军总结的失败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进行一场没有明确目标的战争。越南战争就很明显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美军要占领越南全境吗?美军要把越南打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越南顶不住呢?
这些说来说去都是未知数,打着打着美军才发现自己无法赢得越南战争,因为从一开始美军就决定不能实现歼灭越南人民军主力(因为越南人民军主力直到美军退出之前,并未全面投入进攻作战),更不能主动发起攻势,占领河内(防止战争扩大)。那么,美军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坐困愁城。
而从美国此次推演来看,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他们击沉了大量解放军登陆船团,严重挫败登陆行动,但仍然无法消灭解放军东部战区的海空力量;而美军自身在亚太的主要基地遭到惨重损失,两艘航母被击沉。如果按照这个报告的标题,这次作战只是《下一场战争的第一场战斗》,接下来美军依然会面临主要机动兵力损失惨重,无法应对下一次进攻的情况。这显然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如果不论怎么干涉,都逃不了美国会损失惨重,反而将西太平洋军事斗争主动权拱手让人,那么似乎最符合逻辑的选项,反而是不要干涉了。最近,海峡两岸都已经有不少媒体指出这似乎才是该报告的核心内容。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CSIS这个推演还是基于报告的主要资助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想法,让美军装备几千枚该公司生产的各型AGM-158导弹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美国总共也就500枚这种导弹。
B-1B轰炸机发射AGM-158A联合空射巡航导弹(JASSM-ER)
至于报告中"图穷匕首见",最后提出不要发展航母和陆军中程导弹、完全依赖轰炸机发射空射导弹这样的结论,就更是洛马公司和空军最希望看到的了。报告真正想要推销的,还是用空射巡航导弹替代现在的海基、未来的陆基"战斧"和高超声速导弹计划。
目前美国已经通过立法方式规定了要有45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库存,这也是美国目前唯一明确有法规规定的军事弹药库存数字。我们之前说过美国在21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就是"战斧"外交,而这4500枚库存,就是美国"战斧"外交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战斧导弹没有空射版,之前海军曾想要开发一种空射版,型号为AGM-86,由海军的A-6攻击机携带,但最后这个项目并未落实。
"战斧"导弹是雷神公司的拳头产品,每次美国实施任何战争,雷神公司股票就会大涨,因为按照法律要保持4500枚库存嘛,也就是说打了多少枚导弹,美国国防部就会马上下单购买多少发填补库存,这边450公斤高爆战斗部爆炸声还余音未消,那边雷神的股票就涨起来了。
这种事情对于洛克希德来说简直就是眼红啊!所以,他们最希望的事情大概就是推动国会再来个立法,规定AGM-158系列的空射巡航导弹也有个几千发的库存量……
雷神公司耳朵中战斧导弹发射的声音是收银机的声音
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肯定觉得很搞笑,但在美国却是一个严肃话题,足以把这样一份离谱的推演报告拉上舆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