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华文业绩承压,或可以从综艺相关业务上找到原因。张书乐指出,近年来,一大批创新性强、切合中国受众需求的新晋爆款网综崛起,加之优酷、爱奇艺、腾讯、芒果等平台在网综领域的发力,切割了关注度和市场蛋糕。"面对创新力度极大的网综市场,星空华文不创新就要被淘汰。"
事实上,星空华文的综艺市场份额正在被其他企业瓜分。除了推出《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爆款综艺的爱奇艺,还有专注网综的制作公司,例如,凭借《奇葩说》《乐队的夏天》《一年一度喜剧大会》跃起的米未传媒,打造《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系列节目的笑果文化等。
那么,拿着下滑甚至亏损的成绩单冲刺港股,星空华文为何如此执着IPO?
对此,张书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只有通过上市募资,才能让状况不佳、但"故事"尚在的星空华文有实力去拓展综艺和开挖泛娱乐新的垂直领域。
葛甲则认为,星空华文选择此时上市,是个好时机,"前几年,疫情的打击下,很多小制作公司都撑不下去散伙了,星空华文利用以前的IP撑到现在,等到了这个转折点,随着政策放开,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以后,大家对文娱的需求也会上来,到时候肯定需要制作更多的综艺节目,星空华文此时上市,拿到钱以后就有资金用来投资制作综艺节目,相当于提前做准备。"
而买泽元却指出,星空华文此时上市是否为好时机,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讲,可能是一个捡便宜的机会。但是,对一级市场来讲,现在却不是火热的投资阶段。再加上过往两年港股估值整体下沉,对比已上市的文娱类上市公司,如果新公司不具备明显优势,投资者更愿意买旧不买新。毕竟经过时间考验的上市公司,无论财务情况还是公司项目,稳定性更高,可预见性更确定。"
回顾星空华文的上市之路,早在2011年就有苗头了。据悉,彼时,在星空华文前身--灿星文化的第一次会议上,田明宣布:"我们是要把这个公司做到上市的!"
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国内爆火,让田明的上市梦有了盼头。2014年,灿星文化曾随母公司星空文化传媒赴港上市,但由于星空文化传媒调整股权架构,上市未果;随后,灿星文化将目光转向A股,2018年、2020年灿星文化先后两次申请创业板上市,但均未能成功上市。
A股被否后,灿星文化又将目光转向港股。2021年8月,灿星文化与星空华文传媒电影完成重组,改名为星空华文,并在2021年11月、2022年5月、2022年11月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022年12月,星空华文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如果从2014年算起,星空华文的上市梦已经做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