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从两方面进行调节:
1、自测心肺功能是否良好。自查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基础病人群,是否有老慢气、哮喘等问题。还可以通过登楼实验观察自己的心肺功能。如果发现自身心肺功能不良,则可以通过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与改变生活作息,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
2、合理佩戴口罩。日常生活中通常不必佩戴N95口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佩戴地点主要为公共交通、人员密集室内场所,在室外、日常办公室内(如人员间隔开办公、大家都持有健康码等)都可以不佩戴口罩。尤其是进行运动时,要摘掉口罩以免缺氧。非特殊工作人群(如医疗、防疫工作者),在佩戴口罩30分钟~1小时后,或出现憋气头晕症状时,及时到无人区域摘下口罩进行缓解。
总而言之,长时间佩戴口罩在自我保护的同时,还是会带来一定的"负作用"。除了缺氧问题,还有皮肤过敏、皮肤过度摩擦等问题。因此口罩的佩戴时间和场所要注意调节,尤其是盛夏季节,佩戴口罩的时间不易过长,室外活动时可摘下口罩。同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注重增强体质,一定可以避免对心肺功能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