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视频运营竞逐,流量变现困境究竟该如何破解(4)

2022-12-14 09:32  财联社

流量变现"困境"有何解法?

产出优质内容,吸引流量关注,是券商短视频运营的第一步。但流量能否顺利变现,相应投入与产出如何衡量?则成为券商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较低的投入产出比,出镜人员走红后个人议价变高未来可能的变动,版权方面的隐藏风险、各项隐形成本投入后能否运营成功的不确定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成为这条道路上的无形阻碍。

巨大的流量红利下,券商短视频运营的变现"困局"由何而来?记者采访到国元证券网络金融部新媒体业务负责人王杰,他认为,一是实际上券商内容相较于巨大的公域流量池而言,多数券商都未能充分实现流量获取,真正可供转化的用户基数太小。

二是公域更侧重于流量,私域则偏向于用户,公域流量转化过程中缺乏信任基础,券商产品不同于电商直播冲动式消费,长决策周期和重决策门槛,以及合规方面的桎梏,客户转化链路较长,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心智培育和价值观影响来建立对产品服务的认知认可。

三是内容获客本质上是一个重运营的模式,需要时间和人力上的重度投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成功案例的信息辅助,导致券商做业务规划时可能会信心不足,从而在整个运营的设计和执行上都很容易形成负反馈,影响在运营上的投入。

就记者不完全统计,下挂开户链接是多数券商类抖音号最主流的变现方式之一,也有券商通过建立抖音粉丝群维护转化。但从整体市场趋势来看,现有变现思路未免太过于局限,更多的方式仍值得探索。

财联社记者同时也注意到,某账号近期曾发布一则某品牌汽车的试驾视频,有抖友祝福终于接到"广告",但目前该视频已被删除,或与账号定位有关。

券商未来还有哪些变现思路?王杰也给记者分享了四种可供参考的方式:一是全力做大公域流量规模,选择垂直内容做目标群体的触达;二是在公域与私域间建立不同的分层内容体系;三是高强度的持续运营;四是全面布局各平台私域、工具、内容的基础建设,形成通链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