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有自己的企业,做贸易,妈妈不工作,照顾爸爸的生活。他们年纪都比较大,已经六十多岁了。我有一个快要四十岁的哥哥,哥哥跟爸妈之间经常会有矛盾,而且矛盾很大。大概说来,就是爸爸想培养哥哥,但是哥哥志不在此,他不想像爸爸那么累,但是现在家里的情况,需要他来承担公司的事情,但是他又承担不了……所以他和爸爸很多事情上是有分歧和争执的。
我和哥哥之间也有一些矛盾。几年前,我曾经因为家里的这些事情,加上学业上的压力,抑郁过一段时间。也许是因为哥哥觉得爸爸偏心我吧,那段时间,他和嫂子老是不经意地跟我说一些话,类似「爸爸对你的好都是虚假的」、「家里是重男轻女的,他们生你是因为怕我太孤单了」,我嫂子甚至说过:「我希望你在国外找一个男朋友,在国外结婚就行了,我们会把爸爸妈妈照顾好的。」当时这些话挺影响我的,一度有些失控,后来才慢慢走出来。
我逐渐也理解了家里的很多事情,理解了爸爸妈妈的状态,他们的生活里长时间只有工作和争吵,也很压抑,他们希望能跟我聊一聊,如果跟我再不说的话,他们就实在没有人可以讲了。我意识到这件事之后,会主动去找他们聊天,主动去调节爸妈(的情绪),说哥哥可能没有那个意思,你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嘛,毕竟哥哥现在儿女双全,家庭美满,没有让你们过多担心,并不像很多他的同龄人一样在外面不务正业,哥哥能这样,你们做父母的已经很成功了……就这样来安慰他们。
我是家里最年轻的,生活是充满年轻和向上的色彩的,所以我希望也能把这些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并不老,也没有和时代脱轨。我什么都会和他们分享,哪怕出去吃了一个特别好吃的东西,做了一个特别好看的美甲。我爸说,能看见我就是他每天最高兴的事情。
小阿拉与家人一起吃饭
也有一些压力,比如经济上的。现在爸妈会每个月给我五六千生活费,和以前一样。但以前我在学校,爸妈觉得你吃不好、喝不好,也会多给你点,手头还很宽裕。现在在家里,他们觉得没必要花销那么大,有时候还是会有些紧张。平时如果买一些大件的东西,比如手机,我爸会在生活费之外单独报销,但如果是奢侈品,他就觉得这不值这个价钱,所以我每次想买品牌的衣服或者奢侈品的包、首饰之类,就要跟他拉扯。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叹,应该要找一份工作来支持我这方面的消费,不应该天天还想玩。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情感压力。我家条件算是不错的,父母还是挺厉害的,当然也很辛苦。我就会觉得,他们那么大年纪,还那么辛苦,但是我不能分担一些,还天天花着他们的钱,有时候会特别难过。
有些人会羡慕所谓的「全职儿女」,觉得你也不用去工作,有什么压力呢?其实有些事情是他们不了解的,而且,每一个「全职儿女」都是不一样的。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些「全职儿女」的分享,谈到父母催着找工作,他们压力很大。但对我来说,「全职儿女」是另外一种压力,因为父母对我太好了,从来没有给过找工作的压力,反而导致我内心很过意不去,他们对我越好,我心里越愧疚,越难过。觉得父母提供给我很好的生活,但是我现在26岁了,却不能报答他们,也不能让他们安享晚年,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一想到他们操劳一辈子了,现在还在拼命地为我们挣钱,就真的很难过。
我也问过他们怎么还不退休,爸爸说,他最担心的就是我。他觉得他在这个位置上,人情就还在,等到未来我工作上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还有一些人脉。但我现在还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有成家立业,他如果离开了这个位置,会放心不下。要等到我的工作落停了,他的心头大事解决了,他才可以退休。
所以我打算参加完国考后,再参加明年的省考,有考试我就去报,有工作机会我也会考虑先去工作,边工作边考公务员,尽快让自己稳定下来,让爸妈可以放心我。
小阿拉备考
「每个月,爸爸给我发3000块工资」
七月 24岁 昆明
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我从澳洲留学毕业回来,开始找工作。但今年找工作竞争很激烈,我就想着慢慢来,没想到慢慢就成了一个「全职女儿」。
有一些人说,在家里父母给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家这方面倒还好,爸妈对我各方面都比较无所谓,觉得他们这一代人努力了奋斗了,到我这一代,就希望我能稍微轻松一点,所以我在家他们也觉得挺好,不要急,总会有工作的。
开销方面,我用妈妈的信用卡消费,逛淘宝也直接用她的账号。我爸每个月会把他的工资分给我3000,他说他们单位的年轻人进来,工资也不是很高,他分给我,就当给我发工资了。他甚至说过,要是工作不好找或者我觉得累,就干脆别干了,回家待着,他每个月继续给我开三千块工资。
现在我的生活和往常假期回到家没什么两样,早上睡到自然醒,爸妈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看一看找工作的事儿,或者看看小说、电视。晚上我会把饭提前做好,等他们回来吃。
不过,人长时间待在一起,都会有不愉快。我爸妈在国企工作,平时比较忙,单位离家也远,他们下班到家快七点了。以前都是我爸做饭,我回来之后就主动承担起了做饭这件事。我妈对饭菜的要求比较高,每天必须三菜一汤,有段时间,我就觉得我天天做饭、一天都不休息,还要三菜一汤,有点烦,再加上有时候即使我爸回来早,也会觉得全部交给我就可以,他就在旁边看电视,每到那时候,我就有点不爽。
我跟我爸说了这种不爽,他也觉得有道理,之后我做饭的时候,他就尽量不去躺着看电视,过来陪我说说话,或者拿拿碗筷,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在那里清冷地做饭。
就这么生活了几个月,感觉爸妈对我找工作,是真的不着急。他们希望我未来能去高校,不管当老师还是做管理,他们都觉得,不要太忙就好,工资多高,无所谓。但我自己还是急切的,因为看到一些同学选择了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机会更多一点,他们手上已经握着好几个offer了,每次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说又拿到一个offer,我就会急:自己怎么一个都没有?所以这半年我一直死命关注工作上的消息,很怕错过一些机会。
我还是希望能早点结束「全职儿女」的状态,希望自己可以多拿到几个offer,把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中,而不是最后不得不选择一个救命稻草。
图源视觉中国
「我非常珍惜和父母朝夕相处的这三年」
温怡 25岁 成都
我在家已经呆了三年。
与其他人可能有些不同,我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成为全职儿女。之前,我是一个全日制幼小衔接教育机构的老师。2020开始,我有一两个月根本没有课上,工资只拿了700元。要知道那时候成都的最低工资是1700。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在私企工作的局限性,如果我是一个外来在成都打工的人,这点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我的生活。我想到了考研,通过考研获得硕士学历,再以硕士学历考入编制。
2020年7月,我辞去工作,开始在家备考,也开始了「全职儿女」的生活。
对于我辞职考试,父母从心理和经济上都很支持。他们知道我考研是为了考编,也认为这是个好归处。去私企之前,我在一家公立幼儿园做了两三个月老师,当时害怕那种「二十岁就能望见五十岁」的生活,这才去了教育机构,但没想到这是个围城,当环境变化,我又想重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