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建设期间恰逢疫情,疫情对你们施工的影响大不大?
胡勤旺:确实,如果没有疫情,我们的工程应该能够更早完成。疫情暴发初期,按照卡塔尔政府管控要求,项目停工了一段时间,后来随着政府逐步优化管控政策,在相应的项目疫情管控措施得力的情况下才逐步恢复施工。对于这种大型项目来说,停工一两个月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观察者网:这一两个月内,工程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吗?我看国内一些新闻报道有提到,若跟管控出行的人说自己要去建设世界杯场馆,他们会很支持地给予放行。
胡勤旺:我个人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在全国封控解除之后有一段时间你可以外出,比如可以到沙漠边上,或者选择去海边,只要不聚集就行,餐馆和商场都不营业。实际上又仿佛你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公园等场所都是关了的,部分区域会有警察在附近指引。
在项目上,其中很多事务其实仍是在运转着的,所以必然需要一些值守的人,需要保证项目不停摆,需要为住在项目附近的工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这就需要有人来照应、管理。这部分是缺不了的,必须有人去做。所以还是有保障人员可以安全进出的。
·外劳真实待遇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工人住宿,正好咱接下来的讨论会涉及现在国际舆论非常关注的一些问题,与外籍劳工尤其是南亚劳工有关。据您的接触,这些南亚劳工在场馆建设中主要从事哪些工种?
胡勤旺:可能不同的教育水平和培训程度,会影响工人所能达到的职位和工资。
从事基础施工工作的工人当中,一部分有经验的工人可能会做领班,大部分人是纯粹的小工,做一些纯体力活,还有一部分是经过技术培训后从事技术工种比如焊工--这些工人必须在拿到对应的资格证书后才能施工,这个跟国内也是一样的要求。
现场工人
登高作业资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