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之间站队,这次他们拒绝(2)

2022-11-28 09:31  长安街知事

美国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芯片供应链去中国化"企图昭然若揭。多年的制造业外移,导致美国制造业低端空心化、中端去竞争化、高端则试图去中国化。无论是奥巴马的"再工业化",特朗普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还是拜登上台提出的《无尽前沿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都是为了促进制造业回流。

美国种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在遏制中国的同时也严重损害相关领域的欧洲企业的利益,欧盟各国对美方自私自利的做法看得清清楚楚,也非常警惕,因此并不愿意无条件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

资料图

三大伤害

知事:美国在芯片领域拉帮结派、屡下狠手,对全球芯片供应链带来哪些伤害?

刘英:美国在芯片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竖起"小院高墙",干扰中美两国企业正常贸易合作,还试图建构芯片供应链联盟和网络来围堵中国,用心险恶。

这种做法对全球芯片供应链带来了三大明显破坏:首先,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严重破坏。疫情爆发叠加乌克兰危机,全球出现了缺芯、缺箱、少柜等现象,供给冲击时有发生。美国在此时火上浇油,芯片供应链由原来追求低成本和高收益,转向了对更高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诉求。

其次,破坏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在美国的推动下,全球芯片供应链由原来的全球化,向着近岸化、本地化、多元化甚至去中国化的方向发展,其实质是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牺牲全球利益来服务美国利益。

最后,阻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全球经济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乌克兰危机等冲击下下行压力加大,亟需重启贸易这一经济增长引擎以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这就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美国无视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破坏现有芯片产业高效协作布局,损害的是全球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