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打开市场"密钥"
综合种种待跨越的难题,如何才能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更好地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鼓励个人提前积累、提前规划也尤为重要。"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参与养老金管理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携手共进,创新产品供给,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多看得明白、操作便捷、收益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要广泛开展投资者教育,扩大宣传面,普及养老金融的基本知识,培养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用实践来积累财富。"叶海生指出。
此外,个人养老金产品从积累到领取可能要跨越二十年、三十年的周期,在这一周期内,企业能不能足额兑付,不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每个养老金产品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必须完成的任务。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表示,发展个人养老金还是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审慎投资,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因为外部市场是很不确定的;二是投资收益率和风险永远是相伴相随的,投资想提高收益率,风险就大了,这个时候坚持投资定力很重要,特别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要有充分的研判。
"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投资机制是关键。"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比如30岁、40岁的客户存入资金后到退休期间,金融机构至少有二三十年的投资期限,这意味着有好的投资可以回报给客户很重要。
除了开发收益率高、收益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外,对参与个人养老金广大的民众而言,给予个人养老金方面专业的投资咨询和服务也非常重要。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认为,民众需要专业的咨询,供给方就需要专业的队伍,培养一批在这方面专业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