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坐着高铁看中国”——访叙利亚驻华大使穆·哈桑内·哈达姆(2)

2022-11-15 17:46  海外网

关注中共二十大,让哈桑内看到了中国更光明的未来。他说,中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中国根据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摆脱了绝对贫困,这足以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对、走得通。

"我们尊重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哈桑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重要启示是,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国应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我们正在这样做,希望结合叙利亚国情借鉴中国经验。"

"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哈桑内对此感触很深。多年前,在美西方推波助澜下,一场"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也把叙利亚拖入动荡的深渊。"美军每周、每天都在盗采我们的石油。过去叙利亚石油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石油产品供应邻国,如今却出现了石油短缺。由于缺油少气,很多叙利亚人只能在冬夜挨冻。"哈桑内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盗取别国财富,过去7年西方媒体对此只字不提。因为中国等友好国家为叙利亚大声疾呼,这件事才大白于天下,我们感谢中国。"

哈桑内还谈到中国向叙利亚提供的多方面支持和帮助。防疫期间,中国向叙利亚提供疫苗援助;为助力叙利亚重建,中国在交通等领域提供支持;中国关心叙利亚儿童,帮助叙利亚修缮学校,向儿童医院捐赠医疗设备……"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在叙利亚有需要时,中国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哈桑内说。

哈桑内相信,中国新发展将为叙利亚带来新机遇。他说,今年1月,叙中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期待两国合作结出更多硕果。"过去叙利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人民受教育程度高,向世界各地出口药品、纺织品、食品等,但延宕10多年的叙利亚危机造成了发展缺口。"他说,叙利亚正在积极推进经济重建,在基建、可再生能源、酒店、旅游等各行各业有大量投资机会,真诚欢迎更多中企到叙利亚投资。

哈桑内表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修路架桥、建医院学校、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改变,为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赋能,让即使最贫穷的地区也能通过合作实现发展。中国从不颐指气使、从不干涉别国内政,而是聚焦促进共同发展,倡导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国从不掠夺其他国家,而是带来合作,因此中国受到欢迎。"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