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卷上岸的年轻人,正在经历“跳崖式”落差(2)

2022-11-15 09:28     今日头条

早上提前10分钟到公司,把老板的文件整理好后下楼等着按电梯;

中午去食堂摆餐具,周末还得陪领导家刚上初中的小孩去参加社会实践。

一种"何至于此"的酸楚在心中一闪而过,只能安慰自己--

"虽然这电梯不读书也能按,但只有读了书才有机会按。"

这话听着虽然傲慢。但事实是很多人发现自己曾视若珍宝的学历,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的确只有两个作用。

一是应聘时做敲门砖,二是入职后被领导、上级当作吹嘘的资本。

有网友在物业公司做管培生,日常工作是穿着灰扑扑的工作服在大楼里做保洁。

但因为在组内学历最高,每次公司开会或领导出去谈业务时,都会被拿出来"充门面"。

平时嫌他不懂人情世故的主管,会反复跟大家介绍"这是XX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而他却丝毫没有被重视的感觉:"再怎么高材生,回去还不是要继续开保洁车。"

02受再多气,也是白费功夫

每个高校应届生在海投简历却没收到几份offer的时候,都会对自我的忍耐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能找到一份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让我做什么都行。"

毕业后去做保安、做宿管,在网上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的流行。

一张在保安亭里玩游戏的照片,一段记录宿管工作内容的vlog,轻易就能收获无数焦虑同龄人的羡慕。

压力小、不内卷。

让人恨不得扔下手中的考研考公复习资料以及改了800遍的简历,立刻加入他们的队伍,少走40年弯路。

却往往忽略了在这些故事中,它通常只是"上岸"之前的跳板,而非个人职业的起点--

年轻的高学历保安、宿管们,谈到的未来规划不外乎考研考编考公,找一份清闲工作主要是为了有时间复习。

可对于更多职场新人来说,手里那份工作已经是"岸"了。

感到郁闷,恰恰是因为不敢、也没想要从中逃脱。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网上对"浪费人才"抱怨最多的两种人,一是管培生,二是国企员工。当初也是在一大堆求职者中间"卷"出头的。职场新人们的心理落差程度,往往不止跟学历正相关,也跟当初的应聘难度保持着同步。某网友去年应聘某500强企业的时候,曾手握985硕士+年级第一的成绩,一路闯过了2轮笔试,5轮面试。
终于拿到offer时,已经计划至少在这个地方干个5年10年。谁知应聘时考得是专业知识,参加过压力面、无领导小组讨论。入职后每天在都在系统里机械地复制、归类数据,再粘贴到一个固定格式的表格里。自然会感到困惑:"如果不需要人才,为什么要那么严格地选我进来?"

@别说屁话

一方面是招聘时的学历内卷愈演愈烈,应届生们会把自己的学历、成绩、奖项列成表格,什么档次的简历配什么档次的offer,一一对应。

直到过五关斩六将后,以为终于在职场这片萝卜田里找到了一个坑。

坐在工位上的那一刻,却突然发现文凭这块敲门砖,敲开的门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自然会感到幻灭。

另一方面,年轻人也越来越不相信工作中所谓的"福气在后头"。

曾经职场上常见为"新人干杂活"赋予合理性的方式是--你展现了拧好螺丝的能力,才有机会被派去造火箭。

求职综艺最火那几年,做皮沙发的老板们会理直气壮大喊:"你不对我表现出尊重,我凭什么给你机会!"

这样的鸡汤故事现在不好用了。

如今等待一个"天降馅饼"的时间,恐怕远远超过年轻人的耐心。

毕竟,所谓"谁机会",成立的前提是得有这么个机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