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今夏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

2024-05-23 17:35     头条

提醒!今夏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

厄尔尼诺来袭,气候变暖下的全球挑战.

2023年5月,一场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式来临,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而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成熟,2023/2024年冬季全球多地气温和降水量将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一场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挑战正在悄然而至。

厄尔尼诺事件究竟是什么?

厄尔尼诺事件源自西班牙语词汇,意为"圣婴",最早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温异常变暖的气候现象。而相对应的,海温异常变冷的情况则被称为"拉尼娜"。

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一旦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它将对全球多地的气候产生影响,包括气温明显偏高或偏低以及降水量的异常情况。而且,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还会给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影响。

 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处于持续衰减的状态,而且已经持续了10个月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3月份,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指数逐渐开始下降,预计会在4月到5月之间结束,而届时,夏季可能会进入拉尼娜状态。

而在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对全球,对我国也是具有明显的影响。

对于全球而言--拉尼娜(La Nina)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有所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如厄尔尼诺强,在拉尼娜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如阿根廷)降水稀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多雨。

当拉尼娜长时间持续时,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现洪涝。

而对于我国而言--拉尼娜当年秋季,北方降水易偏多,出现秋汛的可能性大。而对于冬季来说,那影响又是不一样的。

拉尼娜当年冬季,气温易偏低,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这就是给大家说得没有最冷,只有更冷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罕见三重拉尼娜出现的时候,世界多国出现了极端寒冷事件,西伯利亚打破北半球最低气温纪录,达零下73摄氏度(当时没有给出世界认定值),我国东北不少地区的气温跌至零下50℃左右,都说明了拉尼娜年可能出现极端性寒冷的可能性。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拉尼娜并非是影响我国极端性寒冷的唯一因子,还有欧亚积雪,北极海冰,季节性变化等因子在里面,这个大家要分开看下。

而且还有一个点,并不是说拉尼娜年就一定是"冷冬",罕见三重拉尼娜年,我国气温也是偏高了的。

而且从数据上来看,在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偏冷的概率为50%,这说明了综合性的因素气温偏高概率在不断上升。但是,极端性的寒冷波动也是相当强烈。

所以,这说明了今年可能真的就会再次出现没有最冷,只有更冷的局面。

而且不少人可能也感受到了一种状态,那就是要么更热,要么更冷,其实这也算是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性波动效应,只是这个极热,极冷所持续的时间变化存在波动,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