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刺痛”未成年人!部分文身店偷偷给未成年人“开后门”

2024-06-14 13:41  搜狐

近日,湖南武冈的唐先生向央广网反映,15岁的儿子在当地一家文身店内进行了文身,左胸前120平方厘米的"黑色菊花"文身图案让其对儿子的"升学"充满担忧。

唐先生表示,孩子就要中考了,此前他选好了湖南、四川等地三所职业学校,但向学校招生处咨询后,学校老师表示不招收有文身的学生。

6月6日,记者联系到武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该案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称,接到家长投诉后,他们已于5月15日对该文身店的经营者进行了问询并收集了相关证据。经调查,该文身店并未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件。他表示,目前,行政处罚书正在走办案流程,根据相关条例会依法没收商家的违法所得。

不久前,北京市平谷区两家文身店因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被当地市场监管局处以1.6万元罚款。这一案件也是北京市首次运用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规定,作出行政处罚的首案。

对于未成年人文身的问题,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要求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文身文化"在部分未成年人群体中流行,不少地方的文身店唯利是图,偷偷给未成年人"开后门",甚至文身店还是证照不齐全的"黑店",而一些未成年人受限于各种条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这些店面。

文身店违规服务未成年人

唐先生的儿子今年15岁,读初中三年级。自从文身后,孩子总是穿着厚衣服,家里人一直没发现。直到5月份,天热起来了,每天孩子还是裹得严严实实,他觉得不正常,把他衣服领口拉开后,左胸上竟有一块"黑色菊花"文身图案。

唐先生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转账记录显示,去年10月27日,其儿子向一家名叫"A青丘刺青"文身店转账210元。唐先生表示,孩子文身共花费了300元,其中210元是微信转账支付,还有90元是现金支付。

发现孩子的文身后,唐先生前往文身店讨个说法。他表示,该文身店的墙壁上还挂着"未满十八岁禁止文身"的标语,这说明店家是知道不能给未成年文身的,但却向他儿子提供了文身服务。

唐先生告诉记者,他要求商家洗掉文身,但对方表示洗文身一次2000元,清洗干净需要3次,需要支付6000元。唐先生拒绝支付后,便向武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