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提前一周放票,但两校的预约名额仍是供不应求。"清华、北大都准备去参观一下。"为了让孩子提前感受高校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激励他学习,宋女士一家人特意带着孩子从哈尔滨来到了北京,"我们动员了一家五口一起抢参观名额,但是都'失败'了。"从福建赶来的另一位网友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开始抢票,试了三次才抢到。第二次抢票的时候,因为纠结是上午入校还是下午入校,等了10秒,票就没了。"记者尝试预约时发现,7月25日,"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显示,截至8月1日,北京大学参观名额已全部约满;"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显示,清华大学的参观名额也已全部约满。
"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界面
"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界面
进入梦寐以求的高校参观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愿,一些商家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以研学名义开展各类行商业活动。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研学游市场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不但有损校园秩序,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对此,各高校也纷纷加强了管理和监管。
此前,北京大学发布通知表示,为保障校园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个人和团队的参观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暂不开放游客机动车预约;教学、科研、办公、图书馆、体育馆、宿舍等场所为非开放区域,谢绝参观。清华大学也规定,参观人员须按照规定路线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参观,参观人员所乘坐的各类车辆禁止入校,非开放区域和校内教学办公楼宇不对参观人员开放。
此外,两所高校均在通知中明确提到,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提醒游客拒绝以任何名义提供参观服务的有偿预约行为。游客入校后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