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之后,美西方国家的注意力迅速从俄乌战场转移,尽管乌克兰方面竭尽全力想要挽回局面,然而噩耗还是接二连三地传来。
眼见乌克兰军方似乎即将彻底丧失抵抗能力,北约方面开始感到紧张,11月23日,北约联合支援保障司令部指挥官再度强调"不能贻误战机"。
乌克兰连收3大噩耗
自巴以冲突升级的消息传出之后,乌克兰就感受到了危机将至。
俄乌冲突打了一年半还多,美西方为乌克兰提供了海量援助,乌克兰军队却没能拿回战场主动权,如今美西方已经陷入了"援乌疲劳"当中。
如今巴以冲突持续发展,美西方国家很可能顺势将目光转向援助以色列,抛弃乌克兰。
(泽连斯基指控俄罗斯支持哈马斯)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泽连斯基在冲突发生后不久,就急切地发声,想要将美西方国家的视线中心引回乌克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甚至指控是俄罗斯支持哈马斯发起了这场行动。
然而,泽连斯基的努力显然没有得到他希望的效果,不止俄罗斯嘲笑他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是"脑子被白粉烧糊了",就连美国和以色列也很快站出来否认这种说法。
在将俄罗斯打为"巴以冲突幕后黑手"不成之后,泽连斯基又寄希望于乌克兰军队能够在前线取得一些战果,以重振欧美援乌的信心。
结果,事实证明,乌克兰军队无力担负这个重任,尽管总统已经给乌克兰军队下达了"每天推进500米"的KPI,但是完不成就是完不成。
(美国防长访问乌克兰)
看不到乌克兰的战果,又被以色列这个更加关键的战场拖住,美西方国家理所应当的开始撤回原本投注在乌克兰身上的关注。
11月20日,美国防长访问乌克兰时,给乌克兰的援助承诺仅仅只有1亿美元,被美国媒体评价为最少援乌方案,这种微不足道的支援已经很能表明美国的撤离意愿。
美国是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最坚定也最主要的支持者,此前欧洲出现"援乌疲劳"的时候,全靠美国继续坚定支持补上乌克兰的武器缺口,如今美国也撤了,对乌克兰实在是当头一棒。
然而,这却只是乌克兰噩梦的开始。
11月25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方面甚至没能将来袭的无人机全部击落。
(基辅遭到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此前并不热衷于打击基辅,考虑到他们发起袭击时,拉脱维亚总统正乌克兰访问,被逼进防空洞避险的情况,或许俄罗斯是在敲山震虎,要求美西方国家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
乌克兰获取外援不再再如以往一样顺利,在战场前线的情况也同样十分糟糕。
最近,有消息显示,俄罗斯已经拿下了阿夫迪夫卡工业区这一战略要地,乌克兰的前线防御和经济生产遭受了双重重击。
北约担心贻误战机
乌克兰的糟心境遇传到北约国家耳中,不但没能够激起他们对乌克兰的支持,反而是让他们坚定了"乌克兰军队靠不住"的判断。
美西方国家开始劝说乌克兰干脆与俄罗斯和谈,另一方面,他们则开始为和谈不成,俄罗斯获胜做准备。
(美国媒体建议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谈)
出于对俄罗斯获胜之后,俄罗斯将与北约大面积地直接接壤,稍有误判就可能招致与俄罗斯的冲突的担忧,北约开始加紧备战的进程。
11月23日,北约联合支援保障司令部的指挥官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公开发声,敦促北约尽快实现一个"军事申根"。
他认为,尽管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事件之后,北约就已经开始为与俄罗斯的战争做准备,但是他们的准备并不充足。
北约东翼总长度达到4000多公里,想要迅速实现军事调动,对于北约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各国都有相应的规定,北约的部队想要转移,需要提前通知,车队的长度和疾病防御都需要符合沿线国家的需求,这令军队的部署和后勤准备工作变得困难。
(北约军队)
尤其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斗已经证明,战争最后很可能会打成消耗战,这是对于后勤的考验。
索尔弗兰克认为,北约应该尽快改进当前的情况,不要让俄罗斯看到获得胜利的希望。
不止索尔弗兰克有这样的看法,另一名北约高官,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也表态,当前北约"法规过剩",极大地阻碍了北约的后勤准备工作,然而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从北约的表现中,人们不难看出,北约对于乌克兰大概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或许在北约国家眼中,乌克兰军队随时可能丧失抵抗能力。
不过,虽然北约官员催得紧,但是人们也能够看到,北约直到如今也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
(北约内部分歧严重)
这大概率是由于北约内部各国各怀心思,对于北约也没有完全的信任,何况各国的利益与北约也并不统一。
就像如今,在俄乌冲突之初,北约就对俄罗斯能源进行了制裁,结果到了这个冬天,俄罗斯的能源又大摇大摆地进驻了欧洲,交易量跃居第二。
之前9年多的努力都没能达成的目标,如今短时间内想要实现,显然难度重大。
不过,现在局势最为紧急的,倒也不是北约,而是乌克兰。
泽连斯基政府被"入约"的胡萝卜吊着,与俄罗斯打了这么久,结果转头就发现北约似乎打算抛弃乌克兰,现在他们也要重新考虑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