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过程降水在湘北、湘中一带集中重叠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此轮过程降水在湘北、湘中一带集中重叠,主要原因是副高强盛,其脊线北界稳定维持在湘北、湘中一线,北侧的切变线也处于稳定少动状态,再配合高能高湿的环境场,使得6月21日至24日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湘北、湘中地区,连续多地的日强降水落区高度重叠,尤其岳阳、常德、湘西州、怀化中北部在内的湘北、湘中一带的降水落区重叠度很高,累计雨量大,具有极端性,可造成的灾害大,湘江中下游、资水、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点出现超历史水位洪水风险高。
湘北、湘中地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的气象风险高,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局部边坡塌方的风险较高,要加强防范。
22日,临湘市部分乡镇低洼区域农田被水淹没。拍摄:张驰成
四问:此轮降水夜雨明显加强,为何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气象意义上的夜雨,指的是20时到次日8时这个时段的降雨。湖南省气候中心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的5到7月,湖南的主汛期,如果出现了夜雨,夜晚时分的降雨量往往能够达到全天的70%左右,出现暴雨的比例更高。
夜雨明显加强,首先是因为有充沛的水汽作为"内力"支撑。夜间急流加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除了原料充足,迅速升高的气温也是夜雨形成的重要推手。湖南雨热同期,雨季也是气温迅速升高的季节,白天升温快,能量蓄积,蓄势待发,傍晚开始,高空气温下降,与地面的温差逐步拉大,云层上冷下热,于是低层较暖的空气上升冷却,凝结成雨,夜雨往往倾泻而下。
此外,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地形"将温差放大,让冷暖气团之间的运动更加剧烈,让夜雨就像是一辆动力十足的洒水车。
五问:如何应对此轮强降雨过程?
刘红武表示,此轮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降水落区高度重叠、夜间降水明显加强、次生灾害易发、致灾风险高,各地各部门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消息,提前采取措施、做好防范。
强降雨来袭,低洼区域水位上涨,22日,临湘市部分乡镇紧急转移群众。拍摄:张驰成
具体应对:湘中、湘北地区需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湘江中下游防范流域性洪涝风险,建议加强江河湖库水情监测管理、灾害隐患点巡查排险;湘南防范滞后性地质灾害风险。
其次要注意防范局地雷暴大风对交通运输、临时建筑、户外设施及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防风加固。此外,要积极加强田间管理,防范"雨洗禾花"、淹涝灾害等风险影响,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六问:后期湖南气候趋势预测?
刘红武表示,根据现有气象资料分析,未来十天湖南仍处于雨水集中期,25至27日暴雨区集中在湘北湘中,28至30日降雨逐渐南压。
而在延伸期,湖南省气候中心预测科高级工程师曾宇星博士表示,"预计(7月2日至7月21日),湘北雨量偏多1成,湘中接近常年,湘南偏少2成以上。"
专家: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红武 湖南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博士曾宇星 湖南省气候中心黎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