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人均增补30元!定了!2类人不花钱,3类少花钱?村村都覆盖

2024-07-08 09:10  头条

一、新农合人均增补30元!定了!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在我国农村地区全面推行,旨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农合逐步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权益、减轻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新农合费用的持续上涨给不少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一些农民由于收入水平有限而选择断缴或不再缴纳。2024年新农合人均缴费标准再次上调30元至960元,让这一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新农合费用为何持续上涨?

自新农合实施以来,其缴费标准一直在逐年递增。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数据,2003年新农合人均缴费只有30元,到2010年增至100元,2015年增至470元,2020年增至630元,增至930元。而2024年又将攀升至960元。这种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新农合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农合支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住院医疗费用,二是门诊医疗费用。其中,住院费用支出占比最大。数据显示,2022年新农合的住院费用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70%以上。而导致住院费用支出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农村地区医疗费用水平的整体上涨。

农村地区医疗费用上涨,一方面源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和分布不均,许多农民在就医时需要长途奔波到城市大医院就诊,产生额外的交通和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与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就医率的提高有关。此外,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新技术新药物的应用等因素,都进一步拉高了农村地区的医疗费用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住院费用为11326元,较2012年的5965元上涨了近一倍。而人均门诊费用也从2012年的938元增长到2022年的2187元。与此同时,新农合的人均补偿水平也不断提高,2022年达到9365元。新农合支出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了制度运行成本的增加和缴费标准的上调。

二、2类人不花钱

第一类是特殊贫困户。特殊贫困户就是咱们常说的特困人员,又分为集中和分散供养人员,这类人群既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更没有人抚养和赡养。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是靠国家和地方补助解决基本生活,更不要说有收入去缴纳医保了。为此,针对全国各地的特困人员,咱们国家是直接免去保费的,不花一分钱就享受当地的医保政策。

第二类是农村五保户。都知道,五保户是农村的一大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贫困户差不多,而五保户主要可以享受五个方面的保障,既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如果是孤儿的话,还可以保教。有数据显示,目前,"五保户"最常见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国家现在也已经将这些人群纳入了医保资助帮扶范围,所以,只要是村里的五保户,基本都可以不花钱享受医疗保障。

三、3类少花钱

1、双女户家庭少花钱。

双女户家庭指的是那些只生育了两个女儿的家庭,在以前,这样的家庭被认为比较可怜,因为没有儿子来继承香火和赡养父母。所以国家为了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在缴纳新农合时,可以少交一部分费用。具体的减免额度,根据不同地区而定,一般可以减少几十元。这样的政策,就像是国家给他们的一份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怀。


2、独生子女家庭少花钱。

独生子女家庭指的是那些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在以前,这样的家庭被认为比较伟大,因为他们为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弃了再生育的机会。所以国家为了奖励他们,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在缴纳新农合时,可以少交一部分费用。具体的减免额度,也根据不同地区而定,一般可以减少几十元。这样的政策,就像是国家给他们的一份荣誉证书,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认可。

3、贫困户少花钱。

贫困户是指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的农户,他们参加新农合时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甚至可以免费参保,因此,贫困户参加新农合时可以少花甚至不用花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