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这是裂褶菌,接下来将测其DNA
接收这只苹果蘑菇的许博士告诉记者,苹果上的这种菌叫裂褶菌,也常被称为白参,是很著名的食用菌。
"裂褶菌属于木腐生菌,像腐木、公园木扶手、木地板等位置,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但生长在新鲜水果上的不常见。"许博士说,自己此前见过从桃子、柿子、椰子等水果上长出来的裂褶菌,但在国内还未见过像邓小姐家出现的从苹果上长出来的情况。从国外来看,1970年也有外国学者做过实验,将裂褶菌菌丝接种到苹果上面,且成功长出了子实体。
许博士所在的实验室以研究羊肚菌为主,在网上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菌并买回来研究,早已成了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挺有意思""长得挺强壮""有研究价值"是许博士初见这朵苹果蘑菇时的评价。在他看来,前段时间,浙江一直处于梅雨天气,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正是非常适合裂褶菌生长的条件。
"初步推测是裂褶菌的孢子掉在苹果上,而苹果又刚好有伤口,孢子先侵染苹果果柄,随后向下逐渐扩散到果核,当温度湿度都适合裂褶菌生长时,子实体就可以从苹果顶部长出来。"许博士说,一般情况下,裂褶菌都是通过分解附着物上的木质素获得营养,像苹果这样的生长条件,往往很难满足其生长需求,邓小姐家这朵裂褶菌的稀奇之处。
前几天,许博士将苹果切开后,及时向网友们汇报了进展情况:"白参菌丝已经完全侵染整个苹果;苹果未腐烂果肉部分有少量菌丝生长;已腐烂果肉部分的菌丝长得最快,这说明白参主要营养来源就是腐烂的果肉……"
那苹果白参味道如何?采访中途,记者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很多吃货都关心的问题。
"我刚尝了一口,没啥特别的味道。"在社交平台上,许博士的回答解答了很多网友的疑惑。他告诉记者,要长出苹果味的白参可能性较小。其特殊风味主要来自自身氨基酸及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因此即便是从苹果果肉上生长而来,白参风味也不大可能受苹果影响。
目前,许博士已将这只长蘑菇的苹果分开接种培养,预计两个月后,便可以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实验,长出更多"果菌王"。
"裂褶菌属全球大约有11个物种,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2024版可知,中国分布有5种左右。接下来,我们打算测一下苹果上的这朵裂褶菌DNA序列,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个物种。"许博士说,此外,白参作为重要的食用菌,有很大的栽培价值和经济价值,该菌株仅靠很少的基质就能保持如此长势,可以为日后白参菌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因此,后续他考虑通过与其他菌种杂交的方式,探索选育性状更优良的白参菌种。
"果菌王"评论区一片欢乐
看到"果菌王"的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感叹其终于得以发挥科研价值的同时,评论区也是一片欢乐。
网友:植物研究所弄个话题,大家没事就发发自家发霉的食物,没准啥时候就有一个强壮的王者菌出现。
网友:我家里有板凳长蘑菇了,是不是也能寄去观察一下。
网友:白参和鸡蛋绝配!
网友:满脑子都是白参蒸蛋,太好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