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事让韩国更丢脸面。本来接连两届受邀列席七国集团(G7)峰会的韩国总统,今年却被拒之门外。韩国反对党对此进行了严厉批评,称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不惜牺牲对华关系,只是推行以美日为中心的单边外交道路,大大削弱了韩国在世界上的外交环境,导致了此次意大利未邀请韩国参加G7峰会。
在韩国政府对俄、对朝关系不断恶化的局势下,首尔完全依赖于美国的安全保障更像是自欺欺人的画饼充饥。韩方参加这次在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又开始押宝北约,尹锡悦政府对连续三年出席北约峰会的成绩洋洋自得,并对"韩日澳新"与北约在"个别伙伴合作计划"下强化军事安全合作寄予厚望。不过这可能仍是"提高安全保障"的水月镜花,可望而不可即。
第一,北约是奉行集体安全理念的地域性政治军事同盟,拉北约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介入亚太地区事务,仅是华盛顿的一厢情愿,未必得到全体成员的支持。北约内部分歧不断,且不说总唱反调的匈牙利、土耳其,就连法国也经常发出与美国不一致的声音。
第二,日韩澳新,这4个准备配合北约在亚太行动的国家步调也不一致。日韩"友好"关系是美国强行撮合的,而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正在不断改善。尹锡悦政府巴结美国、北约本来是想狐假虎威恫吓中、俄,但后果很可能是"狐"得意洋洋地走在前,"虎"却没跟上来的尴尬局面。
第三,尹锡悦政府的行为引发韩国政局动荡。如今尹锡悦的国民支持率持续创历史新低,国民质疑其执政能力的同时还不断涌现弹劾声音。很难说尹锡悦政府的"选边站"外交还能走多远。尹锡悦对俄的喊话,也可能是为了在北约峰会上"表忠心",不惜割舍本来与俄罗斯不算太坏的双边关系,但俄方的直言回应和美国与北约未必兑现的安全承诺,会使韩国永远失去"选边站"的资格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