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带娃5年,换完大房丈夫要接公婆来同住,妻子:行,每月交5千

2024-06-18 11:29  头条

我和建婚后,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他们还是很尊重和孝顺的。婆婆对我特别好,经常夸我能干懂事,比她的亲生女儿还贤惠能干。她做什么事都让我先休息,自己动手做。我看她太辛苦,就主动帮她分担家务和照顾公公。

就这样,我渐渐地接手了婆婆以前做的大部分家务。婆婆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感冒发烧,我都一一细心照顾,买药煎汤喂她吃。她感动得很,总说以后我就是她的亲生女儿,叫我一定要孝顺她和公公。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我身兼妻子和母亲两个角色,照顾孩子和公婆让我疲惫不堪。有一天,孩子感冒住院,我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回家煮饭给公婆吃。那几天我压力特别大,心情很烦躁。

一天晚上,婆婆病了,我照常给她买药送饭。她吃完后对我说:"晓梅啊,这些年辛苦你了。我身体越来越不行,日后你要好好照顾公公,不要让他受苦,你就是我的好女儿。"

我勉强笑笑:"婆婆,我尽力吧。我和孩子都还小,不太方便照顾公公吧。"

婆婆似乎等不及了,没理会我的话,自言自语地说:"也是时候让公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了,不然我心里总不安宁。反正你们又在一个城市,天天可以看到公公,也好让公公晚年过得开心些。"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悄悄握紧了拳头。公公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脾气又怪,我实在担心照顾不好他。再加上两个小孩子,我会吃不消的。

"婆婆,您先养病要紧,等您病好了,我们再慢慢说这事儿吧。"我尽量温柔地劝道。

婆婆却不依不饶,自顾自地说:"反正考虑考虑吧,我就放心了。这也是报答你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之情啊。"

我强忍着没有再说什么,心说这事没完。

那天晚上,建回家后,我把婆婆的话告诉了他。他笑笑说:"我知道你不方便,就先应下来吧,等妈好一点再说不迟。"

我看他不当回事的样子,心里火起来了:"那么容易吗?公公脾气那么差,我天天还要照顾孩子,根本来不及应付他。唉,你也不想想我的苦处!"

建蹙起眉头:"你不也天天说自己挺能干的吗?再说了,照顾老人是你的责任,有什么好抱怨的?"

我们因此大吵了一架,最后他不耐烦地说:"反正公公过来和我们住是早晚的事,你做好准备吧。"

听到建这么说,我气得脸色发白,一句话也不想跟他多说,直接回了卧室。

躺在床上,我脑海里不断闪过这些年照顾公婆的画面。为他们洗衣做饭,但从来没获得过一句感谢;生病时夜以继日地照顾,可次次都被公公一句"没用的东西"激得泪水汪汪;孩子生病时还要勉强笑脸迎人,内心早已崩溃。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年来,我全心全意地付出,可收获的只有责备和怨言。

想到这里,我红了眼眶。明明我已经竭尽全力,为什么他们还要无理取闹?我也是人,也会累啊!

第二天一早,我给闺蜜萍萍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说了一遍。萍萍静静地听完,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公婆确实也无能为力。你再忍耐一下吧,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泄气地说:"我知道他们也可怜,但我真的很累很累。再这么照顾下去,我早晚得崩溃的。"

萍萍说:"不如,你试着和婆婆好好沟通一下?表达你的难处,也许她会理解的。你就别老憋在心里,这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我想了想,觉得萍萍说的有道理。这个家还得靠我来主持大局,我不能任性给大家制造更多麻烦。

中午,我趁建外出打工,主动跟婆婆提起这事。我红着眼眶说:"妈,我这些年确实很孝顺你和公公,但我和孩子们现在生活都很辛苦,我实在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公公了。您能体谅我的难处吗?"

婆婆听了,先是一怔,然后眼中也溢出泪花:"儿媳妇,我明白你的难处。只是公公他老了,身子骨也不太好,我舍不得让他一个人住。你就当是我任性一次,让公公过来这最后几年,我承诺不会给你添更多麻烦。"

我还是心软了:"妈,我不是不让公公过来,只是担心自己照顾不好他。我会努力,但也需要您能体谅我难以同时照顾好所有人。咱们慢慢商量,总能找到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婆婆点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我也终于感觉卸下了心头大石。

后来,我和婆婆商量后,决定每月给公公一笔生活费,由儿子建定期看望他。我会照常照顾公公的起居,但有些不方便的事还是要他自己做。这样公公过来也不会完全依赖我们,我们也能轻松些。

人与人之间多沟通,让步,都会明白对方的难处。我终于理解到这个道理。

就这样,公公过来和我们同住了。开始的日子还算平静,我尽量保持耐心,细心地照顾公公的一日三餐、起居穿衣。只要公公有需求,我都尽快满足他。

婆婆看我这样,非常欣慰,时常对公公说:"我们儿媳妇最孝顺了,你要好好感激她。"

我也笑着对公公说:"爸,我都会照顾您的,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

公公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点点头道:"好孩子,我知道了。"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几天公公就开始发脾气。有一天吃饭时鱼刺戳到了他的嘴,他立刻大怒,把碗筷摔到地上,骂我不会做饭。我只能默默将地面清理干净,然后端过新碗让他继续用餐。

晚上公公说脚疼,让我帮他捏捏。我轻手轻脚地给他按摩,可他还是嫌弃我不中用。我只能加重力道,可手还没碰到他的脚,他就大喊"轻点轻点,要把我的骨头捏断不成!"

我强忍着气,尽量温声细语地哄他:"爸,我轻点儿捏,您别激动。"

公公却像没听见似的,自言自语道:"什么东西,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我的小指头都比她强百倍!"

我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明明我已经很小心了,为什么他还要这样说我?我转身要走,公公看见我的泪花,语气软了下来:"诶,我这老骨头本来就疼,你也不能怪我乱发脾气吧。"

我擦干眼泪,迫使自己再次露出微笑:"没事儿爸,我理解。您老人家了,我不跟您计较。"

婆婆在一旁看着我们,笑着称赞我懂事会照顾人。我虽然在生气,但想到公婆的好意,也就勉强咽下这口气了。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算是习惯了公公刁钻古怪的脾气。只要一想到这是我最后的孝道,我就提醒自己要更加包容宽待。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看到公婆在我的照顾下能健健康康、乐乐融融地生活,我的内心也会感到欣慰和满足。这就是做人子女应尽的责任,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盼。

就这样,我们一家四口照常生活了一段时间。只是我需要照顾的人突然增加一位,压力明显加大了。

有一天,我带两个孩子去游乐场玩。刚进入游戏区,小儿子就跑到一个旋转木马前接了,非要我推他玩。我正推着他玩得开心时,电话突然响了,一看是公公打来的。我着急忙慌地接起,公公在电话里大声嚷嚷,说家里没人给他煮饭,他要饿死了。我解释说今天带孩子出来玩,等我们回去给他做饭,可他仍然责怪我不负责任。我只能连哄带骗地让他再忍耐一下,我们很快就回家。

这通电话让我心烦意乱,玩着玩着就出了神。结果小女儿在一个落地弹跳床上跳得太野,直接摔了个跟头。我手忙脚乱地将她抱起来查看,额头已经肿起一个小包了。女儿疼得直掉眼泪,我心疼极了,连忙将她抱到医院。这一通折腾又耽误了不少时间,我更加担心公公在家等得不耐烦。

好不容易处理完,天色已晚。我打电话告诉婆婆我们遇到意外,晚饭可能要迟些回去做。婆婆安慰我不要着急,她和公公可以叫外卖凑合一下。我虽然还是很歉疚,但也只能先带孩子回家了。

一进门,就看见公公一脸不满地坐在客厅,手里还拿着叫好的外卖盒子。我正要跟他说明,他抢先开口道:"我就说你们太不靠谱了!出去玩也不看时间,整整一天没人管我!"

我解释工作和育儿的辛苦,请求他能体谅我的难处。可他还是一再埋怨我不负责任、不孝顺。我隐忍了一天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没控制住情绪地吼了回去:"我尽我最大努力了,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吗?"

一时间,屋里鸦雀无声。婆婆急忙过来劝架,叫我们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我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态度失控了,连忙向公公道歉。公公虽然还是一脸不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

那天晚上,我失眠到深夜。我在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儿媳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我真的快要到极限了。我该怎么让公公满意,又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呢?这难题盘旋在我脑海,答案似乎并不清晰......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开始准备公公的早餐。昨晚的争吵让我十分自责与难过,我决定要更加用心地侍奉公公,争取他的谅解。

就在我专心致志地削番茄时,公公晃晃悠悠地来到餐桌前,看着我说:"哎,我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好活了,你就别太放在心上。我这脾气是从小就这样,你也别往心里去。"

我有些意外地看着公公,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起并道歉。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温暖了我的心。

"爸,我理解您,这就是我应尽的孝道。您有任何需要尽管对我说,我一定会努力做好。"我笑着说。

公公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坐下开始吃早餐。

这天我格外卖力地伺候公公。上浴室时,我细心地帮他擦背,扶他小心翼翼地进出浴室。吃饭时,我仔细检查没有刺和硬物,还嘱咐他慢用,免得呛着。公公看起来心情不错,没有像往常那样挑剔,我也松了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晚上公公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指着电视嚷嚷,声音之大惊醒了孩子。我连忙去客厅看,原来是遥控器电池没电了,频道无法切换。我找来新电池更换,但公公已经大发脾气,把遥控器扔到地上。

"我就知道你是个没用的东西!简单的遥控器都修不好,晚上连电视都看不了!"他生气地说。

我强忍着怒气,尽可能温和地说:"爸,新电池装上了,您看,电视正常了。您年纪大了,我都理解的。"

"理解?你有什么好理解的!"公公看上去更加愤怒,"我就说你们年轻人现在没有一个称职的,简单事都办不好!"

我使出最后一点耐心劝他冷静下来,免得婆婆和孩子被他影响,但公公仍然死不悔改。面对他的无理取闹,我终于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这时,婆婆过来扶公公回房休息,顺便投来一个"对不起"的眼神。

我茫然地坐在原地,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为什么公公还是不满意呢?我是不是做的还不够好,没有尽到孝顺的责任?这道孝道的路似乎怎么也走不完......

那天晚上,我失眠到凌晨。翻来覆去,脑海里盘旋着公公不满的面容和刺耳的话语。我真的感到身心俱疲,也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尽到了孝道。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上学后,我给闺蜜萍萍打了个长时间的电话,把最近遇到的困境以及我的迷茫和无奈一一倾诉。萍萍静静听完后说:"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不过,多站在公公的角度想想,他到了暮年,身体日渐衰弱,心里自然会焦躁不安。你不要去计较他的脾气和话语,继续以善意待他,他会明白的。"

萍萍的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是啊,公公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不应该总将他的行为看作针对我。作为晚辈,我更应该设身处地为长者着想,多包容理解他们。

我决定继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公公。当天我特意准备了公公喜欢吃的家乡菜,还帮他把鱼刺全部剔除干净。公公吃完后,罕见地向我道了谢。我开心极了,把这看作我们关系好转的一个小小信号。

之后几天,我继续保持耐心,细致入微地照顾公公的一日三餐起居。遇到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也会耐心解释,而不是直接抱怨反对。渐渐地,公公对我的态度软化下来,脾气似乎也比从前好了一些。

有一天,公公自己提出想下地散散步。我欣喜若狂,连忙推着他在小区里慢慢走了几圈。我们聊起公公年轻的时候的故事,话题轻松愉快。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公公脸上洋溢的笑容。

那天晚上,公公对婆婆说:"儿媳妇脾气挺好,也辛苦她了。我们老两口总不容易,她能这么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福分。"

我听到公公的这番话,心里如释重负。原来,哪怕是脾气最暴躁的长辈,也会被耐心和爱感化的。我决心继续坚持下去,相信终会走完这段孝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