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时,责任如何界定?权威解答来啦→
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时
责任是如何界定的?
……
关于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权威解答来啦
1.此次商业化试点政策发布的背景是什么,先行区具备了哪些工作基础?
2020年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倡导增加新业态应用场景等供给,要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并鼓励在条件成熟的特定路段及有需求区域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与此同时,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前期各企业为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商业化作为产业发展闭环的最终环节,是产业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为智能网联汽车搭建了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测试环境,目前已完成1.0 "车路云网图"车路协同体系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安全测试里程接近300万公里;现在正加快推动示范区2.0的扩路、强云、组网、联车、落图建设。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今年4月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设立,打造先行先试监管沙盒,推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载人示范应用。基于前期示范应用测试、管理政策创新的成效良好,已具备开展商业化试点条件。
因此,为了更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安全可控和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提前开展商业化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我们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2.从道路测试示范运营到商业化落地,先行区制定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此次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先行区有哪些在管理政策上的升级?
本次发布政策从加强了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重点聚焦安全可控和服务质量监督,从网络与数据安全到服务保障方面均进行了新的创新探索。
在服务保障方面,细则参考现有传统出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新模式。要求企业在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上对乘客做出明确承诺,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流程、服务质量管理、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能够实时监控的平台机制,确保服务质量的全程有效监管。针对服务质量处理,细则要求企业建立评价和投诉体系,对乘客提出的服务质量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市自驾办也将重点关注服务投诉处理进展,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在网络与数据安全方面,细则要求申请主体从全面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加强对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明确了在商业化试点时所采集的乘客个人信息、APP日志信息、地理信息、汽车及系统数据、交通流数据和生成的业务数据等,应当在中国境内存储和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出境。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对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持续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3.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的推出,和现有传统出行服务是否存有竞争关系,对传统出行行业是否有影响?
本细则在制定之初,便对现有传统出行服务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研究,综合考虑了商业化服务的社会接受度、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等因素,并对公众开展调查问卷、意见征询来参与政策制定,最大化降低对传统出行行业的影响。
在车辆渗透率上,先行区经过充分调研,将以审慎原则在前期投放不超过100辆商业化试点车辆,与现有北京经开区约3000辆规模的传统出行服务车辆相比,商业化试点车辆占比很低,不会对现有出行服务体系带来明显影响。未来,先行区也将综合考虑商业化试点车辆在传统出行服务行业中的渗透率,在充分考虑与传统出行服务体系平衡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适时逐步扩大商业化试点路段或区域范围,阶段性统筹推进商业化规模化运营。
在定价原则上,商业化试点也将在遵循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下,采用市场化调节定价机制,针对自动驾驶新业态和所提供的新型科技服务体验性质,在参考传统出行服务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在定价策略上与现有传统出行服务车辆有所差异,探索新业态下的定价机制,不会对现有市场造成影响。
在出行运力上,当前,传统出行服务在短途出行上存在运力紧张问题,使得出行人群面临短途出行的打车困难,商业化试点出行服务推出将是对现有出行服务的有益补充,与传统出行服务业态形成互补且差异化的市场空间。
4.先行区不久前发布了无人化道路测试政策,针对未来自动驾驶最终形态下的无人化商业化运营,结合本次商业化试点,先行区有没有预期规划?
当前无人化测试正处于前期小范围道路测试验证段,先行区将在保障安全可控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无人化道路测试细则规定,分阶段逐步推进各阶段无人化道路测试工作,在积累一定成熟经验后,进一步推动无人化的载人示范应用,在无人化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后,先行区将根据产业发展趋势、无人驾驶的社会接受度、安全保障水平等因素,逐步引导推进无人化商业化运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5.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会从哪些方面对申请主体进行监管,又有什么举措对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处理?
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以安全可控为前提,重点围绕车辆安全、网络数据安全和出行服务质量层面对申请主体进行了相应监管规范。
在车辆安全方面,细则聚焦申请主体的车辆维护,要求企业每年定期向市自驾提交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可靠。
在网络数据安全方面,细则要求企业重点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方案,开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等工作,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同时搭建具有实时动态监控和紧急联络功能的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应用端。